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针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提出并揭示了脑深部白质节点神经调控治疗的观点和机制,介绍了当前癫痫治疗的现状、深部电刺激治疗的情况及挑战,以及该团队创新的治疗策略和研究成果。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专家团队取得了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他们提出并深入揭示了针对脑深部白质节点进行神经调控以治疗癫痫的观点和内在机制。这一成果为深部电刺激调控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详细介绍,在癫痫患者群体中,大约有30%的患者通过常规的药物干预手段,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在能够精准定位癫痫灶的基础上,切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对于那些癫痫灶位于重要功能区,或者癫痫灶分布比较弥散,从而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来说,近年来,深部脑刺激(DBS)作为一种具有微创、可逆特点的治疗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直接对脑深部结构进行电刺激,进而调节癫痫活动,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也是目前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专家进一步介绍,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深部电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成效。大约有60%至70%的患者,其癫痫发作能够显著减少,甚至完全不再发作。不过,赵国光指出,目前深部电刺激治疗癫痫时,所选择的调控靶点均集中在脑深部核团,这一方式面临着不少挑战。
“脑深部核团大多参与了多个不同功能的神经环路,这使得治疗效果的预测变得复杂,而且还可能对其他功能产生潜在影响。”赵国光说道。此外,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深部电刺激治疗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对神经核团进行长期刺激,还可能导致神经元出现潜在损伤的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研究团队率先提出了脑深部白质节点的调控策略。这一创新策略为癫痫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任连坤介绍,脑白质主要由大量的神经纤维束构成,是复杂脑功能网络的结构基础。此次研究与国际上聚焦灰质核团调控的做法不同,创新性地选择了位于屏状核与岛叶的最外囊作为白质调控的靶点。研究结果显示,1Hz爆发式电刺激在抑制癫痫发作方面,其效果与传统高频刺激相当。
据了解,此项研究得到了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临床医学发展专项“扬帆”计划、“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的支持。相关的原创研究论文已经在神经病学季刊《脑》上发表。
本文围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专家团队在癫痫治疗方面的创新成果展开,先介绍了癫痫治疗的现状和深部电刺激治疗的情况及挑战,接着重点阐述了该团队提出的脑深部白质节点调控策略,包括其创新性和研究效果。这一成果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有望推动癫痫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