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今年前两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5%这一现象,深入剖析其高增长背后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原因,探讨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并展望了文体用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近期,从体育运动到户外休闲,文体用品行业在市场上的表现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25%,增速环比提升8.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的增速。
那么,这25%的高增长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生分析指出,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民健身的重要支撑,其覆盖范围广泛、品类繁多,涵盖了健身器材、专项运动设备、球类器具、户外运动装备、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等多个品类。开年以来该行业取得亮眼表现,原因既包括需求侧假日经济、户外经济等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也得益于供给侧产品创新、产业链优化的有力支撑。
从需求侧来看,健康消费理念的不断增强,以及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提速,都为行业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助力。
江苏南京万德体育产业集团公司总裁吴耀深耕户外游乐设施领域多年,他感慨道:“没想到,淡季不淡!”今年前两月,该公司国内市场营业额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超两成,目前在手订单已排至6月份,各条产线都在开足马力保障生产。
在吴耀看来,近两年行业陆续进入大规模更新换代周期,再加上各地持续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存量市场与增量需求叠加,带动了户外游艺器材市场不断升温。
从供给侧来看,数字化转型的加快和服务模式的升级,推动了产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
广东麦斯卡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伦告诉记者:“为更好顺应户外运动热潮,今年全新升级的自动化产线已正式投入运行。”新产线投用后,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今年足球产量有望突破千万个。
张培生表示,从调研企业的情况来看,近年来行业企业正加快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向“产品 + 服务”协同发展转型。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的融合,强化科技应用和文化植入,全面推动产品供给升级。一方面,企业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丰富产品品类,提升产品设计感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围绕多元化应用场景,延伸运动指导、健康管理、赛事培训等配套服务,打造出更为完善的消费生态体系。
这种高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
在采访中,不少经营主体对今年的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
吴耀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今年全年营业额有望突破10亿元,创下新高。”当前文体旅深度融合,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文体用品行业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益完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部分细分领域如智能运动装备、户外用品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全年,体育用品制造业、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增长分别达10.2%、8.9%,远高于轻工行业营收增速。
张培生认为:“短期看,消费回暖态势仍将延续,中长期看,全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更加明朗,共同形成文体用品行业稳中向好的坚实基础。”下一步,行业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方面,加快科技赋能,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拓展“体育 + ”融合应用,拓展多元消费场景,努力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为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围绕今年前两月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的高增长现象,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深入分析了增长原因,指出经营主体对市场前景乐观,行业整体稳中向好。未来行业将通过科技赋能和拓展“体育 + ”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增长点,为消费市场做出更大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