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于3月26日开展的防踩踏事故应急演练,采用“双盲”方式,通过专业指导和实战模拟提升应急能力,详细介绍了演练过程及学校为确保演练成功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为了全方位检验应急处置能力,一场不提前通知时间、不预设脚本的“意外”演练拉开帷幕。3月26日,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踩踏事故应急演练,此次演练采用的正是“双盲”方式。
本次演练始终秉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原则,采用“专业指导 + 实战模拟”的创新模式,旨在实现疏散效率与应急处置能力的双重提升。
在演练过程中,郑州高新区雪松路消防救援站的刘君平队长全程参与并现场指导。刘队长凭借其丰富的救援经验,亲自示范,为师生们细致地拆解了防踩踏的关键三招:一是预防,要远离危险源头;二是自保,掌握跌倒时的“救命姿势”;三是互助,明白集体安全靠大家。
随后,警报声响起,全校4800余名学生及教职工(含三保人员)迅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大家行动迅速、秩序井然,仅用4分50秒就完成了全部撤离,首次实现用时小于5分钟的目标,充分展现了学校日常应急演练流程标准化建设的显著成效。
在撤离过程中,有学生不慎“摔倒”,引发了“踩踏事故”。不过现场老师迅速反应,立即发出指令,稳定学生情绪,组织大家后退,为摔倒同学腾出空间。所有学生听从指挥,停止前进,迅速形成“人墙”,成功避免了二次伤害。全体人员安全抵达操场指定区域后,学校立即启动“双清点”机制,先由学生安全员核查本班队列,再由教师二次确认,最后上报至安保处,实现了人员统计零误差。
为确保演练顺利进行,学校安保处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召开了各年级安全专员会议,精心部署演练的各项事宜。各年级专员组织年级教师召开专项动员会,明确各年级疏散路线、教师岗位职责及应急响应机制,并通过情景模拟推演,确保每位教师熟悉突发情况处置流程,为演练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学生层面,班主任借助课件、互动问答等方式,向学生生动讲解防踩踏“三要三不要”原则,即要靠右有序通行、要扶稳栏杆、要主动帮助同伴;不推搡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向行走,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保处主任吕阳在演练总结中指出,本次防踩踏演练创新性地采用“主会场 + 分会场”的双轨设计,对全校师生的常态疏散与特情处置能力进行叠加测试。他强调,安全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刻进肌肉记忆的生命必修课。
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此次“双盲”防踩踏应急演练成效显著,通过创新模式、专业指导和充分准备,提升了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展现了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用心和努力,为校园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