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当下高校“体重管理”热潮,通过记者的视角,深入北京、上海、山东、云南等地的高校,介绍了各高校为帮助大学生科学减重、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复刻减脂套餐、开设健康减脂课、创新体育课以及颁发体质健康证书等。
近期,“国家喊你减肥”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体重管理”的热潮也顺势吹进了各大高校,并迅速风靡开来。各高校在“体重管理”这件事上可谓不遗余力,从饮食控制到运动引导,纷纷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旨在帮助大学生们实现科学减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北京的一些高校,去探寻他们在“体重管理”方面的创新实践。
北科大推出复刻版卫健委食谱“减脂套餐”
每到饭点,北京科技大学食堂的一个小窗口前总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学生们排队等待的,正是食堂最新上线的减脂餐。一份简单的减脂餐,包含了紫米饭、带鱼、绿豆芽,再配上一碗酸奶,看似普通,却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原来,这是学校食堂参考国家卫健委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精心推出的减脂套餐。
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周彬彬表示:“每天的花样都不一样,我觉得比自己搭配要好很多,也方便了不少。”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助理教授张晓圆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饮食原则——211饮食法。她解释道:“就是在餐盘里,要有两拳大小的蔬菜,一拳大小的主食和一拳大小的肉类。更简单地说,每天的餐盘里至少要有一半是蔬菜。对于主食,尽量用全谷物、杂粮代替精致的米面;对于肉类,可以选择鱼虾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据悉,张晓圆所授的课程开课近三年来,已有300多名学生成功减重。在她看来,减肥不仅仅是体重数字的变化,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开端。一个学期的时间转瞬即逝,但通过减肥养成的良好习惯、塑造的坚韧品格和磨炼的顽强意志,将会让学生们受益终身。
健康减脂课“热辣滚烫” 上着上着就瘦了
高校不仅在饮食方面进行了创新,推出了健康减脂餐,有些学校还在鼓励学生“迈开腿”方面下足了功夫。上海理工大学开设的《健康减脂》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门课一经开课,就吸引了上千人报名,不少学生通过这门课成功瘦身。
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刘昌浩分享了自己的减肥经历:“这是我大一下学期时候的照片,当时体重大概是200斤。随着上这门课,到现在已经减到了130斤。”翻看三年前的照片,照片中的刘昌浩和现在判若两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学校开设的《健康减脂》课。经过三年的坚持,刘昌浩不仅成功减重,还养成了运动和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在这堂“热辣滚烫”的健康减脂课上,体育老师马成正指导学生进行开合跳、高抬腿、摸地深蹲跳等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结束后,还会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以确保锻炼强度安全有效。
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李冀霄说:“这门课给予了我们非常全面、科学的身材管理知识,也让我对减肥和拥有更好的身材更有信心了。”
花式创新体育课 颁发“身体倍儿棒”证书
从火爆的减脂餐到被学生们秒抢的减脂课,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体重管理融入了教学活动中。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课就玩出了新花样,出现了彩带舞、艺术体操、健身鼓等项目;而在云南,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运动,多所高校将为每年体质健康测试80分以上的毕业生颁发“身体倍儿棒”证书。
在山东师范大学的特色舞蹈燃脂课上,动感的节拍,轻盈的脚步,彩带在学生们手中翻飞,动作一气呵成。这个学期,学校创新体育课程,推出了这些时尚的有氧健身项目,吸引了不少同学参加。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王迎新表示:“我们的大学体育课首先要把孩子们吸引到课堂上来,只要他们来了,就会有所收获。一堂一个小时的团操课,从形体训练过渡到专项有氧健身,再到燃脂环节,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上尽情出汗。”
在云南,92所高校将从今年毕业季开始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只要大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80分以上,毕业时就能获得一本“身体倍儿棒”证书。为了拿到这本证书,学生们都铆足了劲儿锻炼。清晨7点多,昭通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就已经在跑步中开启了活力满满的一天。为了督促学生们跑步、提升体质健康,学校专门引入了一个“校园健康跑”APP,规定男生、女生每学期须分别完成130公里和100公里的跑步任务。
昭通职业学院的学生字波说:“进行校园跑以前,我的生活习惯相对懒散。自从校园APP纳入综合考核以后,我的生活变得更加自律,体能体质也得到了提升。”
本文介绍了多所高校在“体重管理”方面的积极举措,如北京科技大学推出减脂套餐、上海理工大学开设健康减脂课、山东师范大学创新体育课、云南高校颁发体质健康证书等。这些举措不仅帮助大学生实现了科学减重,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运动习惯。高校的这些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体重管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可行的行动。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