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州基层科普:“AI大模型”专场活动亮点多,“AI大模型”专场科普活动,为广州基层科普添砖加瓦

2025年3月18日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举行的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AI大模型”专场活动。活动邀请了大模型领域专家沈颖进行演讲,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大模型性能成果、国产大语言模型等内容展开分享,还介绍了自研的应急科普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神机”,最后在对话问答环节探讨了中学生相关问题。

在科技浪潮不断翻涌的2025年3月18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盛大举行。这便是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暨新质生产力“AI大模型”专场活动。

2025广州基层科普:“AI大模型”专场活动亮点多,“AI大模型”专场科普活动,为广州基层科普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科技爱好者和求知者的目光。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大模型领域的权威专家——沈颖。沈颖教授可是中山大学的百人引进人才,同时还担任着广东省消防科学与智能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的重要职位。活动由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吴鸿院长主持,以“探索未知智境”为主题,正式拉开了科学分享的序幕。

在精彩的演讲环节,沈颖教授带领大家开启了一场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奇妙之旅。回溯到1960年,那个时候机器学习还处于“教学相长”的初步探索阶段,就像是一个刚刚开始学习走路的孩子,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慢慢成长。时光流转到2015年,机器学习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能够“举一反三”,基于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应用,仿佛是一个学生开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而到了如今,机器学习呈现出“博闻强识”的态势,具备了强大的知识储备与快速学习能力,就像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不断推动着人工智能领域持续革新。

接着,沈颖教授深入分析了GPT – 1到GPT – 4 Turbo以及未来备受瞩目的GPT – 5的不同性能和代表性成果。她指出,随着算法模型的持续迭代,就如同给AI大模型行业装上了强劲的引擎,必然会引来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那么,在国际大模型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大语言模型表现如何呢?沈颖教授以横空出世的DeepSeek为例,详细介绍了它的核心功能以及丰富的融合应用场景。并且通过生动的案例,为现场观众详细说明了如何用好DeepSeek为工作、生活、学习赋能。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仅用了不到12个月的时间,就推动AI从1.0时代直接进入2.0时代“开源 + 技术革命”的崭新时代,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除了介绍国际和国内知名的大模型,沈颖教授还自豪地介绍了她和她的团队自研的首个应急科普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神机”。“神机”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应急小助手,重点针对消防、建筑、地震等应急场景,具备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等科普资讯功能。它能够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用户在各种突发情况下作出有效应对。为了让“神机”大模型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研究团队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他们构建了共计205517条指令对,整合了来自白皮书、教科书、案例以及各类安全生产通知等四万多条公开数据。通过模型训练和公域评测等预训练,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应变速度。根据评测结果,模型在应急管理知识问答中的准确率达到了90%,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对话问答环节,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沈颖教授和吴鸿博士围绕“中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大模型以及中学生应该培养哪些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的交流为中学生们在面对科技发展的浪潮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本次“AI大模型”专场科普活动在广州成功举办,通过专家沈颖的精彩演讲,让大家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大模型的特点以及自研应急科普大模型“神机”的功能和优势。在对话问答环节,还为中学生相关问题提供了指导。活动对于普及科技知识、推动基层科普工作以及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60.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1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