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红课”反馈研讨会:名师示范,为教师成长添翼

本文详细报道了兰山区举办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三届初中红色沂蒙思政课金课展评”反馈研讨会暨学科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介绍了活动的参与人员、名师示范课情况、评课反馈以及活动总结等内容。

春天,是充满活力与新生的季节,而一场汇聚着观摩、反思、引领与提升的教研活动,也在这美好的时节里绽放光彩。在3月28日这一天,临沂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临沂滨河实验学校成功举办了兰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三届初中红色沂蒙思政课金课展评”反馈研讨会暨学科青年教师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吸引了兰山区各学校教研组长、兰山区新授课和大单元团队全体成员、第三届“沂蒙红课”参赛选手以及近三年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积极参与。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让大家在观课的过程中,深入读懂沂蒙人民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同时充分展现优秀赛课选手的课程设计和个人素养。并且,通过说课评课的环节,激发新时代教师们奋斗向上的内生动力,从而助力兰山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更快地成长。

在教师的成长道路上,名师示范犹如导航器,能够指引方向;又似加速器,可推动教学水平提升;更像引擎,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强大动力。在课堂示范课环节,临沂滨河实验学校的刘玉丹老师带来了《做负责任的人》这堂课。刘老师以“如何做负责任的人”作为总议题,通过生动讲述徐军志愿团的发展故事,为课堂搭建了一条独特的进路。在她优美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探究新时代沂蒙精神如何贯彻、何为负责任等重要话题。整堂课层层递进,始终紧紧围绕沂蒙精神这一主题,成功构筑了课堂的思想高地。

临沂第十三中学的孙彬老师在《自由平等的真谛》一课中,巧妙地以当下最火热的电影《哪吒》作为课堂主线。他的问题设置极为巧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自由与规则中该如何找到平衡点。孙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问题在推进、课堂在生成的教学逻辑,成功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标准课堂。

临沂沂河实验学校的李守娟老师对刘玉丹老师的《负责任的人》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守娟老师指出,这堂课经过精心打磨,堪称经典,是一堂别具匠心、充满活力的思政课。在授课过程中,刘老师巧妙践行四大逻辑统一的教学理念,严格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凭借优美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们不仅自主探索出课程中“如何做负责任的人”这一要点,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滋养。

为了让参会的各位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开课的设计理念和各项要求,毛淇、王淑婷、杜振宇、王玉鹏、邱豆豆等兰山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分主题反馈。他们对每位参赛选手的亮点和不足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此外,临沂第十二中学的高广胜、李永振老师分别对参赛教师的新授课和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了针对性的评价与总结,让在座的教师们收获颇丰。

兰山“红课”反馈研讨会:名师示范,为教师成长添翼

在活动议程的尾声,兰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王媛媛老师进行了分享和总结。王媛媛老师深入分析了此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主要任务,从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沂蒙精神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等方面,对各位参会教师提出了不满足于现状、不断精进的具体要求。她期望各位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兰山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共同为兰山的思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本次兰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第三届初中红色沂蒙思政课金课展评”反馈研讨会暨学科青年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课、评课反馈以及活动总结等环节,为兰山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助力教师成长,推动了沂蒙精神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促进了新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271.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