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青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政策,介绍了政策实施情况、覆盖范围、优惠特点等,通过市民实例展现政策受好评,最后提及后续推广计划。
在住房保障领域,青岛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最新数据显示,已有6.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在青岛缴存公积金,累计缴存金额达1.7亿元。此等成果,让市民们不禁感慨青岛的这项公积金政策既“灵”又“活”。
时间回溯到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青岛凭借前瞻性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成为全省首家试点观察员城市。2023年,青岛更是成功入选第二批试点城市,并于当年10月正式实施相关试点政策。市民张先生便是这6.3万受益者中的一员。自试点政策推出后,他第一时间积极开户、缴存公积金。如今,他的账户内余额已接近6万元。对于未来,张先生满怀憧憬,等工作再稳定一些,他打算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婚房,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扩大普惠范围,灵活就业人员也可缴纳公积金
据统计,青岛市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超过50万人。在试点政策设计初期,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做了大量细致且深入的工作。他们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走进灵活就业群体的生活和工作场景,深入了解他们的住房需求和缴存意愿。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学习第一批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岛本地的实际情况,反复斟酌、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和配套服务。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应灵活就业需求、具有青岛特色的试点实施方案。
该试点政策具有诸多亮点。其一,覆盖范围广泛,非全日制工作者、个体经营者、新业态从业者等各类灵活就业人员都能从中受益。其二,缴存方式十分灵活,缴存频次和额度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既可以选择按月缴存,让公积金的积累更加稳定;也可以选择按季度缴存,以适应收入波动较大的情况。其三,缴存后能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利息补贴、纳税抵扣等。其四,用途多元化,灵活就业人员不仅可申请低息贷款用于购房,还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支付房屋租金,而且这并不影响后续的贷款资格。如果缴存人在短期内没有购房打算,也能随时销户退出,保障了资金的灵活性。此外,后期若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单位工作,成为在职职工,还可将缴存专户的金额转至单位职工账户中,确保了缴存人权益的连续性。
福利政策获好评,灵活就业人员感慨既“灵”又“活”
市民张先生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试点政策后,就毫不犹豫地积极开户。他是一名个体工商户,之前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缴存公积金。张先生今年30多岁,是来青岛打拼的新市民。他表示:“后来听说公积金贷款利率低,结婚买房的时候正好用上。”他心里盘算着,公积金不光能用来贷款,还能用作购房首付,这就相当于为将来的小家提前攒下了一笔启动资金。
张先生对这项政策赞不绝口,他感慨道:“我们小本经营,资金状况不稳定。有时候钱充裕一些,我就多存一些;如果遇到哪个月钱不多,我就少存些。”而且,这笔钱放在账户里还有利息,年利率能达到2%,这让他觉得十分划算。
自营房产中介的李女士同样开通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账户。她有着多年的房产销售经验,深知公积金贷款的好处。李女士说:“试点政策出台后,我给一些客户做了推荐,不少客户听了我的建议开了户。有的客户缴存6个月,满足了申贷条件,就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省了不少利息。”李女士还分析道,根据政策,夫妻双方可贷限额是100万元,购买商品房现房、绿色住宅或者高品质住宅的额度还能上浮,最高能贷到150万元。这样的贷款额度,对于很多刚需客户来说完全足够了。
和张先生、李女士一样,在青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青年人成为试点政策的受益者。下一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将进一步加大试点推广力度,让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安居稳业。
本文介绍了青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政策,该政策扩大了公积金的普惠范围,具有覆盖广、缴存灵活、优惠多、用途多元等特点,获得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好评。后续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加大推广力度,助力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实现安居梦想。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