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枣核型身材”展开,详细阐述了这种身材容易引发的健康问题、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调养方法,为拥有此类身材的人群提供了科学的健康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腹部以上的部位较为纤细,小腿也不粗壮,然而腹部和大腿却堆积着大量的赘肉。
中医指出,这类呈现“枣核型身材”的人,不仅从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壮硕、臃肿的感觉,而且还容易被各种疾病找上门来。《生命时报》综合了中医专家的观点,为我们解读“枣核型身材”带来的健康弊端,同时总结出了一套调养方法。
“枣核型身材”更易患4类病
从人体经络的角度来看,腹部分布着11条经络,其中有7条是阴经,4条是阳经。十二经脉中阴经的交接之处正好集中在腹部,这就使得腹部成为了“阴中之阴”。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黎家楼表示,在中医理论里,阴属寒,寒会导致气血凝滞,进而使血行不畅、气机阻滞。
对于“枣核型身材”的人而言,腹部和大腿的脂肪堆积会进一步加重寒湿的滞留情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长此以往,就容易招致外邪入侵,从而滋生出多种疾病。
脾胃失调
脾主要负责运化,它喜欢干燥的环境而厌恶湿气。腹部脂肪过多容易产生湿气,湿气会困住脾,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甚至会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腰腿疼痛
这类人腹部脂肪堆积,大腿也比较粗壮,这其实暗示着下焦湿气较重,容易导致腰腿疼痛、下肢沉重乏力。湿气长期困阻在大腿部位,会使得气血运行受阻,难以顺利下行到小腿,这也加剧了“上重下轻”的身形特点。也就是说,小腿细并不一定代表健康,它有可能是气血运行受阻、肌肉量不足的信号。
心血管病
“枣核型身材”的人大多属于痰湿体质,脾虚会导致湿气聚集,湿气长时间积累就会化痰,痰湿阻滞在体内,容易引发肥胖、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问题,最终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乳腺增生
腹部脂肪堆积会影响带脉的功能,使湿气滞留,从而导致体内肝气郁结、冲任失调。对于“枣核型身材”的女性来说,容易出现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等问题。
4种习惯养出枣核身材
“枣核”身材是如何形成的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路表示,这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先天不足,后天又没有得到良好的调养,脾肾不足,痰湿瘀阻,就容易诱发肥胖。以下这些生活习惯,会帮助你“养”成这种身材。
饮食失节
脾主肌肉和运化,过度食用油腻、寒凉的食物或者暴饮暴食,都会使脾失去正常的运化功能,导致气机阻滞而生痰湿。腹部位于中焦,水谷精微无法运输到全身,就会化生为脂肪,囤积在腹部。
劳逸失度
运动过少或者疲劳过度会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脾失去健运功能,水谷精微的输布就会失常,水液停留就会化为痰浊,膏脂在体内积聚,聚集在脏腑就会导致腹部肥胖。
环境寒凉
冬天不注意保暖,夏天习惯长时间吹空调,让人长时间处于“凉”的环境中。寒湿之邪侵袭人体,阳气受损,脾被湿气困住,就会形成寒湿体质。
情志失调
压力大,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平时急躁易怒的人,会出现脾胃病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暴饮暴食而导致肥胖。
拥有枣核身材该如何调理
如果已经是这种身材的人,黎家楼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善。
No.1 适量运动,增肌肉量
脾主四肢肌肉,建议结合力量训练(如深蹲、臀桥、核心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提高肌肉含量,从而增强脾胃运化痰湿的能力。
No.2 调节情绪,疏肝解郁
学会释放压力,深呼吸、旅行、瑜伽、听音乐、参加社交活动等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有利于保持情绪稳定。
No.3 饮食调整,健脾祛湿
“枣核型身材”者多脾虚湿盛,需减少高糖、高脂肪、寒凉生冷食物的摄入,避免脾胃受损、湿浊内生。可适当多吃健脾祛湿、温阳化气的食物,如山药、薏仁、茯苓、冬瓜、红豆、陈皮、生姜等,促进脾胃运化,减少脂肪堆积。
No.4 艾灸温阳,拔罐祛湿
可通过艾灸来温阳散寒,推荐艾灸带脉、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以促进气血流通、化湿消脂。拔罐可帮助调节脾胃功能,排湿通络,可选择在脾俞、胃俞、肾俞、大椎等穴位拔罐。
No.5 中药调理,散寒化湿
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健脾化湿、温阳散寒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等,以改善脾胃功能,提升代谢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枣核型身材”易引发的脾胃失调、腰腿疼痛、心血管病、乳腺增生等四类疾病,分析了饮食失节、劳逸失度、环境寒凉、情志失调这四种导致该身材形成的习惯,同时给出了包括适量运动、调节情绪、饮食调整、艾灸拔罐、中药调理等多方面的调养方法,帮助拥有“枣核型身材”的人改善健康状况。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