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逆袭”背后:火爆与冷静并存,泡泡玛特营收股价双升,玩家却开始冷静了?

泡泡玛特在经历发展困境后打了一场“翻身仗”,2024年年报显示其营收和股价齐升,同时也探讨了玩家对泡泡玛特产品热度持续性的看法。

“泡泡玛特又‘行’了?”曾经热衷于收集MOLLY盲盒的杭州女孩沫沫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她才刚从摆件的“坑”里走出来,又掉进了搪胶的“坑”。沫沫无奈地说道:“为了买到一只Labubu搪胶坐坐,我已经拜托各地的朋友跑遍了北京、上海、澳门的多家泡泡玛特门店,可得到的回复全都是没货。”

泡泡玛特“逆袭”背后:火爆与冷静并存,泡泡玛特营收股价双升,玩家却开始冷静了?

近年来,泡泡玛特的发展可谓是经历了一番波折。以盲盒出圈的它,早前曾深陷诸多问题之中,比如会员复购率下滑、核心IP影响力难以持续等。从历年财报数据来看,2018 – 2020年泡泡玛特营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25.49%、227.19%、49.32%。然而到了2022年,营收增速仅为2.81%,远低于前两年的49.3%和78.7%。

为了打破这一发展困境,泡泡玛特开启了自救之路。它积极推进全球化和集团化两大战略布局,不再局限于盲盒业务,而是积极尝试盲盒之外的IP运营,不断探索线下乐园、游戏等新的商业形态,试图以此来扭转颓势。

随着2024年年报的出炉,泡泡玛特可谓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了营收和股价的齐升。2024年,泡泡玛特在内地净增线下门店38家,整体数量突破400家,机器人商店总数量达2300家。线下门店的收入为38.3亿元,同比增长43.9%,机器人商店收入为7亿元,同比增长26.4%。

泡泡玛特“逆袭”背后:火爆与冷静并存,泡泡玛特营收股价双升,玩家却开始冷静了?

分析过去一年泡泡玛特不同品类产品的销售情况,毛绒类产品对该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泡泡玛特毛绒类产品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手办类产品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占比降至53.2%;MEGA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46.1%;衍生品及其他产品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2%。

进一步分析不同IP产品对于泡泡玛特2024年业绩的贡献度,THE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等4个IP的营收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THE MONSTERS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MOLLY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105.2%;SKULLPANDA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27.7%;CRYBABY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1537.2%。此外,泡泡玛特的DIMOOWORLD、HIRONO、Zsiga、PUCKY、HACIPUPU等13个IP的营收也超过了亿元。

泡泡玛特“逆袭”背后:火爆与冷静并存,泡泡玛特营收股价双升,玩家却开始冷静了?

不过,一只玩偶的热度究竟能持续多久呢?“因为没得到,所以一直想要。”这句话说出了不少泡泡玛特玩家的心声。以盲盒产品为主阵地的泡泡玛特凭借着其产品的稀缺性和不确定性赚足了热度,但对于“老玩家”来说,他们更关心手里的玩偶是否会再次成为“烫手山芋”。

沫沫看着家里成箱成箱的MOLLY,不禁摇头说道:“有些限定款和隐藏款当时是花了大精力和价钱才买到的,比如Molly杭州限定白娘子,对于居住在杭州的我来说很有意义,当时也是排队3个小时才拿到的,这是没办法用金钱衡量的。虽然没有具体算过在这些摆件上花过多少钱,但是大几万是肯定有的,现在很多都已经不值钱了。”

如今,沫沫对盲盒多了几分理智。她表示:“看到喜欢的还是会买上一两只,毕竟几十块钱就能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但不再会像过去那么疯狂了。”

泡泡玛特“逆袭”背后:火爆与冷静并存,泡泡玛特营收股价双升,玩家却开始冷静了?

你买过泡泡玛特吗?你如何看待一只盲盒的火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

本文先通过杭州女孩沫沫购买泡泡玛特产品的经历引出话题,接着介绍了泡泡玛特曾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采取的自救措施。2024年年报显示其打了一场“翻身仗”,各品类产品和不同IP产品营收表现良好。但同时也提到玩家对玩偶热度持续性的担忧,部分老玩家消费趋于理智。总体呈现了泡泡玛特在市场中的复杂现状。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996.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