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背后:电池谜团与复杂施工路况待解

本文围绕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起火致3人遇难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事故调查进展、电池供应商情况、车辆技术特点、专家观点以及事故发生时的道路施工状况等内容。

小米SU7事故背后:电池谜团与复杂施工路况待解

近日,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不幸发生事故起火,导致车上3人不幸遇难。这起悲剧性的事件瞬间成为公众焦点,大家都迫切想了解事故背后的真相。

据前期报道,针对此次事故,4月1日,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三大队迅速做出回应,专案组已正式介入调查。随后,小米公司也公开发布了“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发前后的信息摘要。不过,目前事故原因仍有待警方进一步深入调查。

4月2日,投资者的一个问题将宁德时代卷入了这起事件。有投资者询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否使用了该公司的电池?宁德时代明确回复:涉事车辆搭载的不是他们的电池。

4月2日上午,媒体致电小米汽车官网客服热线,咨询小米SU7搭载的电池生产厂家。客服人员详细介绍,小米SU7分为标准版、Pro版以及Max版。其中,标准版采用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混装的方式,随机安装,车主购车时无法自主选择。而Pro版以及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

随后,记者就宁德时代的回应向小米官方客服求证涉事车辆电池情况,客服表示目前没有更详细的消息,暂时无法得知事故涉事车辆搭配的是哪款电池,建议后续关注小米官方公示。

之后,记者又致电弗迪电池官网上查询到的公开电话,也就是比亚迪客服中心热线。当询问涉事车辆搭载的是否为弗迪电池时,客服人员称非业务部门查不到此类信息。他们表示相关问题需咨询电池厂的工作人员,但电池厂家不对外联系,会帮忙反馈问题并让记者等待后续回电。

澎湃新闻从小米汽车官网了解到,在小米SU7的参数配置表中,并未明确写出各版本电池的供应商,仅列出了电池类型等信息。标准版配备73.6kWh的磷酸铁锂电池,Pro版搭载94.3kWh磷酸铁锂电,Max版搭载101kWh的三元锂电池。三个版本均采用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据此前报道,小米汽车在1日晚间表明,基于目前已知情况,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是车辆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小米方面还称,由于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此前,小米官网宣称,小米全系汽车采用全新CTB电芯倒置技术,该技术可以实现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这款电池拥有3层顶部支撑、3层侧碰防护、8层底部防护结构,总计14层的硬核物理防护,最高可抵抗1000°C的高温。小米还表示,在电池结构安全上,最难应付的是侧碰和刮底,但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面对2倍载荷振动、3.6倍冲击、48倍泡水的最严苛的叠加测试之后仍能完成IP6K9K的密封测试。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这起事故是因为目前全球的电动汽车大多使用液态电解液的锂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依靠隔膜隔开,被挤压和穿刺时隔膜破裂就会发生短路并瞬间着火。他坦言,这是目前所有锂电池都存在的问题,更何况车辆是以接近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侧面撞在柱子上,其他品牌的车辆遇到这种情况也难以幸免。

事故中一名死者的母亲王女士向封面新闻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除了质疑小米汽车爆燃及车门上锁的问题,她认为当时道路的施工状态也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4月1日午间,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中透露,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事故车辆行驶的车道),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

小米SU7事故背后:电池谜团与复杂施工路况待解

4月2日,网络上流传一张“单幅养护作业区域标志牌摆放示意图”,有网友质疑该事故发生时高速占道施工路况复杂,不适宜智能辅助驾驶模式。

封面新闻记者从事故发生高速路段的管辖单位池州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处了解到,3月29日19时许,事发路段进入施工占道状态,双向车道封闭一侧,车辆需改道至半幅双向通行,这与小米通报中“改道至逆向车道”的情况相符。

小米SU7事故背后:电池谜团与复杂施工路况待解

网传这就是事故路段施工路况示意图。

工作人员称,事故发生后,3月30日早上10时33分,根据现场施工需要及交警要求,此前施工路段的半幅通行,改为了占据双向车道的超车道,也就是紧邻中间绿化带的车道进行施工,双向车道的中间行车道和右侧应急车道正常通行。截至发稿时,道路仍处于施工状态。

此前,该路段管理部门向媒体表示,施工路段设有警示牌。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封面新闻记者分析,据网传示意图及高速工作人员描述,事故发生时的施工状态为特殊情况,不适合智驾模式。一方面,小米汽车感知系统可能未检测出施工路牌并及时减速;另一方面,车主未提前发现警示牌,导致接管车辆后两秒左右时间内无法做出刹车反应。张翔提醒,目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驾驶辅助阶段,车主仍需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否则便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本文围绕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难事件,详细介绍了事故调查进展、电池供应商情况、车辆技术特点、专家观点以及事故发生时的道路施工状况。目前事故原因仍待警方进一步调查,而电池供应商和复杂的施工路况都成为了关注焦点。同时也提醒了车主在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时要保持警惕,集中注意力。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051.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