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马鞍山市的科技创新券政策展开,介绍了其在推动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方面的作用,同时阐述了马鞍山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当地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一张小小的科技创新券正发挥着大作用。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经开区的安徽镁美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戴林兴奋地说道:“一张科技创新券,让我们企业与本地高校‘结缘’,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强塑压铸铝合金体系。”原来,镁美公司借助科技创新券的力量,与安徽工业大学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一举破解了高强塑铝合金材料“卡脖子”难题。
那么,科技创新券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政府向企业免费发放的一种“权益凭证”,目的是支持企业向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服务,以此推动科技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作为安徽省首个试点,马鞍山的创新券政策已经迭代至3.0版。目前,已有330余家次企业申领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资格,47个项目累计兑付金额达到407.55万元,这小小的创新券,带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3000余万元,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创新券的发放和兑付,仅仅是马鞍山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4年,该市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斐然。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目标完成率高达221.23%,还新增了4家国家级5G工厂。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马鞍山市工信局局长陈建生介绍,该市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擦亮“无证明城市”改革品牌,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同时,搭建了“惠企通”服务平台,打通与省、市6个平台的数据壁垒,构建起“1平台 + 9应用”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已达4404家,企业累计申报事项11034件,涉及资金25.62亿元;累计办理“免申即享”兑现事项5128件,涉及金额6.56亿元。
马鞍山市粤美金属制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培棉见证了当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他在马鞍山已经打拼了14年,深有感触地说:“营商环境好了,就一定会有企业家纷至沓来。”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马鞍山市民营企业缴纳了79.6%的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四上”民营企业占全市“四上”企业数的89.6%,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通过讲述马鞍山科技创新券推动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以及该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诸多举措和成果,展现了马鞍山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有效实施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使民营企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