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4月3日发布的提示展开,介绍了4月多种传染病进入活跃期以及野生植物中毒风险,详细阐述了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野生植物中毒的相关信息及健康提示。
在4月3日,淄博疾控发布了一则重要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多种疾病和风险,具体包括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及野生植物中毒。
4月份,可谓是春暖花开,气温逐渐回升,这样的好时节正适合人们踏青出游。而且恰逢清明假期,民众外出踏青、赏花游春、祭扫等活动明显增多。然而,随着季节交替,多种传染病也进入了活跃期。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提醒市民,除了要防范上述几种疾病外,春季花粉、尘螨增多,还容易引发过敏性疾病,大家也要多加注意防范。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群体中。患病后,孩子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其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每年的4 – 9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进入4月后,疫情会逐步上升。
健康提示
- 及时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适用于6月龄 – 5岁儿童)能够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还可以降低EV71引起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几率。
- 注意个人卫生:要养成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喝开水的好习惯。同时,要定时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如果发现孩子的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员密集、不通风的场所玩耍,避免孩子与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都可能发生,不过在冬春季节更为高发。感染后,儿童通常以呕吐症状较为多见,而成人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 注意手部卫生: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要做到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洗手。
-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饮用生水。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食用蔬菜瓜果前要彻底洗净。
- 做好消毒:使用含氯的消毒剂对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俗称“蜱虫病”,它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蜱虫进行传播。一般来说,4 – 10月份是该病的流行季节,其主要特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
健康提示
- 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裤,扎紧裤腿,减少皮肤裸露。可以在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同时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 定期清理环境卫生:要及时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虫滋生。如果家中养有宠物,要及时清洁宠物生活环境,定期给宠物驱虫。
- 观察身体状况:户外活动结束后,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上是否有蜱虫附着。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不要生拉硬拽,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取出蜱虫,并进行局部消毒处理。此外,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野生植物中毒
春季万物复苏,野菜野果生长旺盛,很多人喜欢去采摘野菜野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但是,野菜野果虽然鲜美,却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些有毒野菜与可食用野菜外观相似,人们误采误食后就会引起中毒;二是一些可食用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
健康提示
- 谨慎采摘:对于不熟悉的野菜野果不要采摘,可以选择到正规市场购买。采摘时要选择安全区域,避免采摘卫生环境较差或公路周边的野菜。
- 注意饮食加工:野菜野果要清洗干净,尽量不生食,要适量食用,不宜贪多。
- 及时就医:食用野菜野果后,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介绍了淄博疾控在4月发布的健康提示,涉及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野生植物中毒四种常见疾病和风险。详细说明了每种病症的特点及传播途径,并给出了相应的健康提示,提醒市民在春季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措施,以保障自身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