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工会工人文化宫的发展与创新,介绍了自2019年全省开展工人文化宫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以来,各级文化宫在打造特色服务、精准服务职工、擦亮公益服务招牌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展现了工人文化宫与职工群众“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
在山东聊城莘县工人文化宫,职工程海燕见到白会敏主任时,忍不住“抱怨”:“白主任,下次活动多放点名额呀!”原来,一天前文化宫推出的汉服文化一日游体验活动太火爆,全流程“包办”租借汉服、预约妆造、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包车出游和拍摄写真等事宜,程海燕特意定了闹钟,还是因“手慢”没报上名。
2019年,山东省总工会开启全省工人文化宫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此后,山东全省各级工人文化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设施设备到服务项目都焕然一新。各级文化宫紧密聚焦职工需求,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工会特色、让职工满意的阵地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与职工群众的“双向奔赴”。
打造“一宫一品”特色服务
为了给职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山东工会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当地职工的实际需求,打造了以“一宫一品”为特色的工人文化宫服务品牌。
青岛市总工会整合区域内各级文化宫资源,年场馆服务人次高达146万。其中,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连续41年举办“每周一讲”职工公益大讲堂,为职工打造了一个“8小时外”“零门槛”参与的文化共享空间。胶州市工人文化宫盘活30多家专业性场馆设施,建设基层文体联盟驿站,在职工家门口构建起 “一刻钟文化服务圈”,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平度市工人文化宫邀请市戏曲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入驻,成立“书画名家工作室”“戏曲名家工作室”,营造出浓厚的文艺氛围。莱西市工人文化宫建立文体培训类社会组织信息库,联合举办职工文化公益活动,打造专场文艺演出,还依据职工“作息表”,利用市场化资源量身打造健身场馆服务。
临沂市工人文化宫以红色工运史展览馆、沂蒙民歌博物馆为依托,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宣讲300余场次,接待各类团体2万余人。全市各级工人文化宫共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550场次。2023年8月,临沂市牵头建立全国革命老区工人文化宫交流合作工作机制,与延安、遵义、百色等15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工人文化宫共同搭建职工交流、文化展示、网络创新、素质提升平台,开展全国革命老区书画联展、革命老区职工文化交流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
济南市历下区工人文化宫为了让服务更接地气、更精准、目标更明确,推出了“服务清单”工作机制。每年年底,该文化宫会对上一年度各项比赛和活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入走访、问卷调查,汇总和梳理职工“需求清单”,将其作为下一年度职工服务安排的重要依据。
职工“要”的这儿都有
“齐鲁工惠”APP的研发为工人文化宫数字化赋能,为精准服务插上了翅膀。以“齐鲁工惠”APP为主阵地,山东省总打造了集普惠服务、业务管理、大数据管理、新媒体宣传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网上工作模式,职工可以在平台上直接点单。
莱阳市职工李敏是“齐鲁工惠”的忠实“粉丝”,她表示:“能参加的活动,有空就来!”如今,像李敏一样,在“齐鲁工惠”上报名活动已成为大批职工的新时尚。
山东各级工会围绕“惠工”主题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服务。烟台市牟平区工人文化宫打造了“标配 + 点单 + 自助”订单式服务。“标配”的是普惠化服务,职工法律服务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室、劳动争议调解室等服务站点组成的 “公益服务区”,面向全区有需求的职工群众;“点单”的是多样化服务,面向线上预约的工会会员建设多功能活动室的“综合功能区”,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活动、就业创业培训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自助”的是个性化服务,依托健身室、动感单车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健身运动阵地,由第三方合作机构负责提供“晚间课程”、瑜伽等增值服务。
滕州市总工会推进三级工人文化宫阵地建设,实施工人文化宫“下沉”计划,打造场馆内及周边“15分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圈。目前,已建成5个社区工人文化宫和10个镇街工人文化宫,把服务切实送到了职工群众家门口。
擦亮公益性与服务性金字招牌
建好基础只是第一步,良性运营才是关键。山东各地工人文化宫通过内外合作等多种方式,持续擦亮工人文化宫公益性与服务性的金字招牌。
在滨州的各大影院影城,工人文化宫“基层服务站·职工电影放映厅”的牌子格外醒目。滨州市总工会设立了职工电影播放基地,为市重点项目提供上门观影服务及播放暑期露天大电影。自2023年以来,免费播放电影50场,发放观影票1万余张,服务职工及其子女达5万人次。
山东各地工人文化宫积极整合党政部门和社会力量,与体育馆、图书馆、老年大学、国有企业等联动,实现部门和单位之间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打造“职工服务综合体”。菏泽市东明县将县城的多个公园内体育健身设施列为“共享工人文化宫场所”。截至目前,该县已打造共享工人文化宫3处,工人文化宫的活动面积迅速扩大到3.74万平方米,年接待职工群众近10万人次。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项目,山东部分工人文化宫探索与第三方专业团队合作。济宁市汶上县工人文化宫联合安泰职业培训学校先后举办育婴师、保育员、剪纸、中式面点、直播带货等公益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职工群众500余人次。下岗“宝妈”曹景云通过几期课程的学习,很快成为一名高级面点师和育婴师,还在山东省农林水系统举办的花饽饽制作技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聊城市阳谷县工人文化宫延伸“工人文化宫 + ”功能,将阳谷县历届职工半程马拉松赛升级成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该县工人文化宫还利用短视频平台对各项服务进行现场直播40多场,累计直播时长320多小时,实时直播点击量达14万。
本文介绍了山东工会工人文化宫自2019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以来的发展成果。通过打造“一宫一品”特色服务、利用“齐鲁工惠”APP实现精准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内外合作等举措,工人文化宫不断满足职工需求,在服务职工、传承文化、促进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擦亮了公益性与服务性的金字招牌,实现了与职工群众的“双向奔赴”。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