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胡塞武装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的多次攻击事件,深入剖析了此次不对称对抗对美国军事威慑力、特朗普政治信誉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同时揭示了美国军事霸权面临的深层危机以及在多极化世界下旧霸权思维的困境。
在红海那深邃而神秘的夜空中,一群无人机如鬼魅般朝着美国航母战斗群迅猛扑去。刹那间,航母上的导弹如离弦之箭般呼啸升空,密集阵防御系统也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一道道火舌划破夜空。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并非是好莱坞电影中精心编排的特效场景,而是在现实战场中真实上演的激烈对抗。曾经宣称要用“压倒性武力”终结胡塞武装的特朗普,此时恐怕脸上只剩下火辣辣的疼了。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过去短短的72小时内,胡塞武装凭借着土制巡航导弹和改装后的无人机,对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发动了多达4次的攻击。尽管美国官员坚称“无人机没能接近目标”,试图以此来维护美军的颜面。然而,号称全球最强的航母战斗群,竟然被一支连制空权都没有的武装力量持续挑衅,这本身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美国军事霸权的脸上,实在是丢人至极。
这种不对称的对抗,其政治杀伤力远远超过了军事意义。胡塞武装发言人萨雷亚掷地有声地表示:“我们的每次袭击都在提醒世界,美国航母不是不可触碰的神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咆哮着要“强力反击”,然而这一套强硬说辞对胡塞武装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美军中央司令部发布战机起飞的视频,原本是想展示其军事力量,没想到反倒成了对手的宣传素材,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你看,美军最强的战争机器也拿我没辙。
这场看似简单的面子战争,实际上正在无情地吞噬着特朗普的政治信誉。他曾在空袭首日高调宣布“打死数名胡塞领导人”,试图以此来彰显美军的战果和自己的领导能力。然而,仅仅三天后,胡塞武装的反击频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打击胡塞武装,向所有的对手,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证明美军依旧拥有足够的威慑力。但如今,这一切却成了一场被全球围观的笑话。
特朗普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胡塞武装重新列入恐怖组织名单,试图把也门战场变成对德黑兰施压的工具。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宣称:“伊朗必须为胡塞的袭击负责。”然而,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沉重的耳光。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萨拉米明确表示:“我们与胡塞的袭击毫无关联。”有人觉得伊朗这是在示弱,但实际上这种否认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美军与胡塞武装纠缠的时间越久,就越是在空耗自身的实力,而伊朗则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而且,美军和胡塞武装纠缠得越久,自身的威慑能力就会变得越差。
此次被胡塞武装重点关照的“杜鲁门”号航母,就像是美国军事威慑力下降的一个典型缩影。它去年派驻中东后,先后经历了舰载机被友军误击、出港撞上商船、指挥官因此解职等一系列连环糗事。如今,它不仅要执行特朗普的“强力打击”命令,还要在红海这个危险的海域充当移动靶子,这就好比让一个瘸腿的拳王上擂台,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杜鲁门”号航母的困境,折射出的是美国军事霸权的深层危机。美国拥有11个航母战斗群,其维护成本超过700亿美元,堪称天文数字。然而,对手只需要一堆廉价的无人机,就能让这些航母战斗群疲于奔命。美国防长赫格塞思曾强硬地表示“除非胡塞停手,否则我们不停火”,但现在看来,这句话更像是一句赌气的话。搞不定胡塞武装就等于让特朗普丢了面子,而对于特朗普来说,面子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中东有句谚语说得好:千万别出手,一旦出手,别人就会知道你不行。现在美军就正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境况。航母战斗群曾经是美国军事威慑力的象征,是冷战时期的“终极武器”。然而,在无人机蜂群和区域拒止体系面前,它却越来越像一个昂贵的活靶子。美军至今未公布“杜鲁门”号拦截袭击的具体成本,但专家估算,每次应对无人机群的弹药消耗就超过百万美元。相比之下,胡塞武装的改装无人机造价不到2万美元。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性价比,正在悄然改写现代战争经济学。
特朗普显然没有算清这笔账。他还在用1980年代的陈旧思维玩“美国伟大”的游戏,一味地派航母、炸基地、发推特威胁。然而,他越是强调“强力反击”,就越暴露美国已经丧失了设定战场规则的能力。现在,就连胡塞武装这样一支看似弱小的力量都敢和美国玩“胆小鬼游戏”了。
如今,多极化浪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试图用旧剧本维持霸权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就像踢到石头上把脚趾骨折一样。美国真正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消灭胡塞武装,而是学会与这个“不服管教”的世界和平相处。
本文围绕胡塞武装对美国“杜鲁门”号航母的攻击事件展开,揭示了此次不对称对抗给美国军事威慑力、特朗普政治信誉带来的负面影响,凸显了美国军事霸权面临的深层危机以及旧霸权思维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困境,提醒美国应调整策略,学会与世界和谐相处。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