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金融领域多个热点事件,涵盖券业2024年年报披露、2025年新成立基金情况、国盛证券选拔资管总经理以及私募巨头南下布局港股等内容,并对各事件进行了点评分析。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NO.1 券业2024年年报披露启幕,整体业绩回暖
券商的财报季已然拉开了大幕。3月15日,有着“券茅”之称的东方财富率先公布了2024年年报。从年报数据来看,其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达到116.04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7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6.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7.29%。这一成绩可谓是十分亮眼,成功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营收和净利下滑的不利局面。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至少已有25家上市券商及母公司通过业绩预告或者业绩快报的形式,向市场披露了2024年的业绩概况。从整体情况来分析,证券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劲的业绩回暖势头。在这些上市券商及母公司当中,大约有九成的企业业绩预喜。其中,有4家上市券商预计2024年全年净利润能够超过百亿元,它们分别是中信证券(217.04亿元)、国泰君安(130.18亿元)、招商证券(103.67亿元)以及银河证券(101.33亿元)。
点评:券商2024年年报披露工作正式开启,行业整体业绩呈现出回暖的良好态势。东方财富实现业绩逆转,营收和净利双双增长,为券业增添了一抹暖意。从券商业绩快报来看,喜多于忧,九成企业预喜,头部券商的盈利能力表现强劲。在这样的形势下,预计会增强市场对券商板块的关注度,同时也会提升投资者对于证券行业整体业绩恢复的信心,对股市氛围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
NO.2 年内新成立基金超220只
自2025年以来,公募新成立基金的市场持续保持火热状态。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进行统计,截至最新时间,年内新发行的基金数量合计达到221只,合计份额为1541.28亿份,最新规模合计1915.33亿元。
从基金类型方面来看,债券型基金的发行规模位居前列,合计为870.18亿元;股票型基金紧随其后,合计规模为686.72亿元;混合型基金和FOF基金的规模均超过了134亿元。从业绩表现的角度来观察,科技类主题基金的表现十分突出,有4只年内新发基金的最新单位复权净值增长率超过了20%,并且这4只基金均为科技主题类基金。
点评:2025年新成立基金的数量超过了220只,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市场资金较为充裕,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十分高涨。债券型基金在发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科技类主题基金业绩亮眼,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科技板块,从而加剧市场风格的分化。整体而言,基金市场的活跃对于股市资金面的稳定是有利的,但板块之间表现的差异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波动。
NO.3 国盛证券公开选拔国盛资管总经理
3月17日,国盛证券发布了一则公开选拔国盛资管总经理的公告。目前,国盛资管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王宁担任。记者在进一步细读公告时发现,在资格禁入条件方面,该公告明确规定,有亲属为国盛金控集团(含所属企业)高管成员或者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并且与应聘岗位构成回避关系的人员,不得应聘该岗位。
国盛证券的这一举措恰好与当前证券行业人才流动的趋势相呼应。进入2025年以来,行业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在持续深化。此前,华西证券、诚通证券已经先后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来选拔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点评:国盛证券公开选拔资管总经理这一行为,体现了行业人才的市场化趋势,有利于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这一举措或许能够为国盛资管带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拓展思路。同时,该举措也可能会促使证券行业进一步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对资产管理板块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NO.4瞄准中国资产价值洼地,私募巨头积极南下扫货
在全球资金的目光逐渐聚焦到中国资产的当下,百亿级私募将目标瞄准了港股这一中国资产的价值洼地。近日,千亿级私募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在内部交流中透露,已经将持仓中的美国公司全部抛售,转而重点持有港股。业内知名基金经理杨东执掌的宁泉资产自2月以来更是积极出手,买入了多只港股标的。目前,多家知名百亿级私募都在积极布局港股。从它们具体关注的投资机会来看,科技、医药等领域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资产的重估大幕已经徐徐拉开,港股与A股很可能会成为国内资金与全球资本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
点评:私募巨头们瞄准中国资产价值洼地,积极南下扫货,这一动态预示着港股市场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关注。景林资产的策略调整,可能会促使市场重新评估相关公司的价值,进而影响投资者的情绪。科技、医药等行业很可能会成为投资的焦点,这些板块内的公司预计将面临更多的资本运作机会。整体而言,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中国资产的价值发现过程,为股市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
本文围绕金融领域的多方面热点进行报道,券业2024年业绩回暖,2025年新基金发行火热,国盛证券选拔人才体现行业人才市场化,私募巨头南下布局港股凸显对中国资产的关注。这些动态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变化,既带来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