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央视曝光的武汉“回流药”黑色产业链,详细介绍了产业链中的关键人物罗某被依法控制的情况,以及“回流药”从回收、转售到进入医疗机构的过程,包括药品层层加价、销售无票据等乱象,最后提及国家医保局等部门的整治行动。
在近日的新闻热点中,央视以犀利的视角曝光了武汉存在的“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条,这一现象如同隐藏在医疗体系中的一颗毒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安全。在这个复杂的产业链里,有一个关键人物——罗某,他承担着向当地十几家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药店供货的重要角色。
3月29日14时,武汉市新洲区警方果断出击,依法对罗某进行了控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罗某被依法控制
走在一些医院门口,常常能看到张贴着“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收药人所谓的“医保取现”,就是诱导参保人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药品后,再以不同折扣的价格进行回收。这些回收的药品经过收药人的非法转售,再次流入市场销售,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回流药”。
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在武汉市新洲区,一盒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从收药人手中开始,经过4个中间人层层加价,最终以800元到85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患者,而收药人的成本价大约仅为492元一盒。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让人不禁咋舌。
在当地的一家诊所,记者见到了前来送药的供货商罗某。记者随后走访了新洲区的十几家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药店,这些医疗机构都承认曾经找罗某购买过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药品的销售过程中,这些医疗机构并不提供任何票据凭证,这无疑给药品的质量追溯和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有医生透露,由于担心使用这些来历不明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后会出现问题,一些售药者采取了极端的措施,不让患者带走药品包装盒,甚至把药瓶上的标签都撕掉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药品销售的规范,也让患者对所使用药品的安全性充满了担忧。
随着调查的深入,“回流药”的购销链条清晰地浮出水面:武汉的收药人通过“医保取现”小广告吸引参保人到指定药店购药“套现”,然后将回收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品,通过中间人何某转卖给新洲区的供货商罗某,罗某再将药品转卖给新洲区的卫生院、私人诊所和药店,最终这些药品被用到了患者身上。
针对这一严重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局已责成湖北省和武汉市医保部门,联合公安、药监等部门,立即奔赴涉事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同时,按照国家医保局专项行动部署,在湖北全省范围内开展全面检查,以严厉打击倒卖“回流药”、套现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斩断“回流药”黑色产业链条。
本文详细揭露了武汉“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包括药品回收、转售、加价以及流入医疗机构等环节,同时也指出了销售过程中存在的无票据、破坏药品包装等乱象。国家医保局等多部门的介入,彰显了打击此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