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业扶持计划受挫,未来改版能否逆袭? 印度“印度制造”计划夭折,制造业振兴梦碎?

印度政府搞了4年、规模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未能实现目标,将不再延期。深入分析了该计划失败的原因,如企业生产未达标、政府补贴发放慢等,还提及印度下一步可能推出改版方案,同时指出印度在部分行业虽有进展但仍面临激烈竞争。

近日有消息传出,印度试图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遭遇夭折。路透社于3月21日爆料,援引4名印度政府官员的消息称,印度政府推行了4年、规模高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未能达成既定目标,且该计划将不再延期。

时间回溯到2020年,莫迪政府推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此计划旨在鼓励14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在印度国内扩大生产规模,政府会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给予现金奖励。当初制定该计划时,印度政府满怀期望,打算到2025年将印度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提升至25%。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政府沉重一击。4年过去了,印度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当初的15.4%降至如今的14.3%,这无疑是相当尴尬的局面。

从公开记录来看,大约有750家公司申请加入了该计划。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参与计划的公司并未真正启动生产。还有一些公司虽然达到了生产目标,却遭遇了新的难题,那就是印度政府在发放补贴方面进展极为缓慢。路透社援引一份印度商务部文件报道,截至2024年10月,参与该计划的企业共实现产值1519.3亿美元,仅仅达到了设定目标的37%。与此同时,印度政府给付的激励资金仅为17.3亿美元,还不到承诺款项的8%。

印度智库印度社会发展委员会的贸易专家比斯瓦吉特·达尔对此直言,这或许是印度“重振制造业的最后机会”。他发出疑问:“如果这么大规模的计划都失败了,印度还指望什么能成功呢?”达尔此前就曾呼吁莫迪政府为吸引外国投资采取更多积极行动,然而现在他开始担心印度可能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也指出,过度的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的谨慎态度持续阻碍着该计划有效发挥作用。

不过,据印度政府官员透露,这一计划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印度政府失去了振兴制造业的雄心壮志。下一步,印度可能会推出激励制造业发展的改版方案。例如,为投资建厂的企业报销部分费用,这样企业就能更快地收回部分成本,而不必等到投产之后。

路透社还关注到,印度出台该制造业扶持计划的时机颇为微妙。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期间,美国高呼所谓制造业减少对华依赖,印度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报道指出,近年来印度在药品和手机生产行业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全球领先者。在2024年4月至10月期间发放的近6.2亿美元激励资金中,约94%都流向了这两个行业。但可惜的是,钢铁、纺织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等其他行业却未能复制这种成功。目前,印度在许多领域依然面临着来自中国等对手的激烈竞争。

本文详细介绍了印度规模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失败的情况,该计划实施4年不仅未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还存在企业生产不达标、政府补贴发放慢等问题。虽印度可能推出改版方案,但在众多行业面临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其重振制造业之路仍充满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620.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