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文景口”号汽车运输船展开,介绍了其基本情况、建造特点、创新举措以及运营安排等,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和速度。
近日,上海船企迄今所建造的最大汽车运输船——“文景口”号,完成了命名仪式,即将正式交付。这艘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巨轮,拥有着令人惊叹的规模。它具备8600个车位,14层甲板的总面积相当于11个标准足球场。一旦投入运营,“文景口”号有望为全球汽车贸易注入全新的动能,并且能够有效满足欧洲航线日益旺盛的运力需求。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景口”号创下了船坞、码头“双100天”的建造周期行业纪录。这一成就让它在首制船阶段就奠定了行业地位,充分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和中国速度的高效优势。
据相关介绍,“文景口”号是一艘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的PCTC。它是专门为我国汽车航运业用户量身定制的,具有众多突出特点。比如适货能力强,能够适应多种类型货物的运输;装载灵活度大,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装载;排放清洁度高,符合环保要求;营运灵活度好,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航运情况;经济效益佳,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作为该系列的首制船,“文景口”号由外高桥造船联合中船工贸公司为中信金融租赁公司建造,由中船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其总长199.9米,型宽38米,型深14.8米,设计吃水9.2米,设计航速19节,入级DNV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CCS)。
该船设有14层车辆甲板,总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在设计过程中,每层甲板的净高、坡道位置、坡道宽度、支柱位置、支柱间距、艉边门布置以及通风、消防、绑扎、监测等设备都经过了充分的优选优化论证。这使得该型船能够方便高效地装卸小轿车、货车、巴士、卡车、拖车,以及超高、超重滚装货物等。同时,它还能装载各种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并且适装多种包装危险货品和集装箱。
在船型设计和设备选用方面,“文景口”号充分考虑了环保、节能、船员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需要。其动力系统采用LNG双燃料低速主机,配备高压LNG供气系统以及C型燃料储罐。再加上不断迭代优化的线型、螺旋桨和节能装置组合,使得船舶的推进性能更优,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大幅低于第三阶段要求,展现出出色的环保节能性能。
“文景口”号是外高桥造船历史上首制的PCTC新产品,也是该公司今年争取一季度“开门红”的收官之作。为了打造这艘精品巨轮,外高桥造船以工序前移重构智造体系,以精益生产铸就品质典范。他们构建起覆盖精度、质量、安全、计划等全要素的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总面积等同于11个标准足球场的甲板,给“文景口”号的建造带来了巨大的工程物量。仅固定车辆所需的绑扎孔就多达10万,绝缘施工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为了实现精益管理,外高桥造船从设计端到生产端,积极践行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经验。特别是在数字化创新设计、国产大型邮轮物资管理系统、智慧物流平台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技术的全流程赋能。
为了确保生产周期的自主可控,外高桥造船开展了许多创新举措。例如,“文景口”号全船投钢量达1.8万吨,其中8毫米以下薄板占40%,12毫米以下薄板超50%。为了有效控制变形,减少矫正干预对工期的干扰,他们再次移植了大邮轮建造经验,全流程实施焊接、总段制作与运输的变形管理与矫正干预。同时,还应用了电磁矫平、相控阵超声监测、全宽型大总段搭载等新技术,并在船坞阶段同步完成全船舱室强度试验及主发电机负载试验,在海试中推行“油 + 气”双模式一次试航等。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在首制船上实现了船坞、码头关键建造周期“双100天”的行业纪录。
据了解,“文景口”号将由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运营。其首个运营航次计划满载5700余台商品车及工程车辆等,从上海出发前往英国布里斯托、比利时泽布呂赫、德国不莱梅哈芬等欧洲主要港口。
另外,截止目前,外高桥造船今年已累计交付新船7艘,平均11个工作日交付一艘。在民船建造领域,外高桥造船继续呈现出批量化、标准化和节拍化高品质、高效率造船的加速度。
本文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文景口”号汽车运输船,其规模大、性能优、建造速度快且创新举措多。它的即将交付不仅为全球汽车贸易和欧洲航线运力带来积极影响,也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效率,外高桥造船在民船建造领域持续保持高品质、高效率的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