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池热失控:安可捷报告呈现全球测试标准对比

本文围绕安可捷检测(常州)有限公司发布的深度报告展开,该报告聚焦电池热失控测试方法的全球标准对比,文中详细介绍了电池热失控的机制、国际相关组织的测试标准、热失控检测原理及方案等内容。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电池的安全性能愈发受到关注。近日,安可捷检测(常州)有限公司精心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盏明灯,聚焦于电池热失控测试方法的全球标准对比。它深入到电池热失控这一复杂现象的核心,不仅深入剖析了电池热失控的内在机制,还细致比较了不同类型电池的标准测试方法。这对于电池安全性能的精准评估以及科学合理标准的制定而言,无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依据。

电池热失控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过程,通常由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触发。外部诱因方面,机械滥用情况较为常见,比如挤压和针刺,这就像给电池施加了暴力,容易破坏其内部结构;电气滥用同样不容忽视,短路、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等情况,会使电池的电气系统紊乱;热滥用,如过热现象,也会对电池造成极大伤害。而在内部因素上,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瑕疵,可能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热失控的隐患,长期使用后的老化也会逐渐削弱电池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热失控。热失控的发展过程犹如一场连锁反应,首先是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的分解,接着隔膜熔化,正极材料分解,最后电解质燃烧,一旦发展到这一步,极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短路和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

在动力电池这个关键领域,多个国际组织都意识到了电池热失控的严重性,并制定了相关的热失控测试标准。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运输部(DOT)等。其中,IEC 62660 – 2和IEC 62660 – 3等标准对测试环境、初始状态、触发方式和判定条件都进行了详细规定。不过,这些标准在测试环境的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像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等条件各不相同。同时,初始的荷电状态(SOC)和触发方式也有所区别,触发方式包括针刺、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等。判定热失控的条件通常基于电压下降、温度变化等因素,通过这些多维度的考量,来判断电池是否处于热失控状态。

解析电池热失控:安可捷报告呈现全球测试标准对比

为了更好地应对电池热失控问题,报告还专门介绍了热失控检测的原理和方案。其中涵盖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压检测、温度检测、气压检测、气体监测、膨胀力检测和烟雾检测等。这些传感器就像电池的“守护者”,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就可以迅速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热失控的发生或扩散,为电池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解析电池热失控:安可捷报告呈现全球测试标准对比

解析电池热失控:安可捷报告呈现全球测试标准对比

安可捷检测(常州)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密切关注电池行业的发展动态。他们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测试方法和标准,致力于为电池行业的安全性能评估和标准制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技术支持,推动整个电池行业朝着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安可捷检测(常州)有限公司发布的聚焦电池热失控测试方法全球标准对比的报告。阐述了电池热失控的触发因素与发展过程,分析了国际相关组织的测试标准差异,介绍了热失控检测原理及方案,最后该公司表示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并完善测试标准,为电池行业安全提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217.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