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深圳:全民环保实践结出累累硕果

本文聚焦深圳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中的积极实践,详细介绍了深圳通过志愿力量、科技赋能、专家培训等多维度举措,调动市民参与环保,重塑城市绿色发展基因,最终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果。

美丽深圳:全民环保实践结出累累硕果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在《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的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紧密协同联动。大家齐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目的是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如今,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深入人心。那么,这些活动都有哪些令人瞩目的亮点和特色呢?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深圳篇”。

在深圳,环保行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自然学校里,环保专家们不辞辛劳地培养着志愿自然教师,为环保事业储备专业人才;在环境监测现场,环境管理者会带领市民近距离了解监测工作,让市民直观感受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在各个公园里,龙华环保志愿者之家的成员们组织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众多市民参与其中。深圳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精心创造不同的场景,让市民成为环境问题的敏锐“发现者”、治理方案的智慧“共创者”,以及美丽深圳的热情“参与者”和无私“贡献者”。

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共建实践,正如同春风化雨般悄然重塑着这座超大型城市的绿色发展基因。

志愿力量:从“零散参与”到“体系作战”

为了将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龙华人民的自觉行动,更好地传播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华管理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2022年,该局精心搭建了龙华环保志愿者之家平台。该平台积极组建了一支涵盖不同人群的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经过3年的发展,这支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吸纳了百余名志愿者。

据了解,龙华环保志愿者之家每年都会举办多场围绕环保主题的研学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不断提升志愿者的环保理念与素养,让“绿色种子”在每个志愿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活动覆盖了许多环保领域的重要节日,像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以及全国生态日等。而且,每场活动都会选择具有龙华特色的环保研学场地,例如观澜河湿地公园、龙华区生态文明建设展览馆、龙华区观澜湖园区环保教育馆等。

龙华区的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单兵作战”转变为“全民协同治理”,而这仅仅是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市注册环保志愿者数量突破了52万人。这些志愿者形成了饮用水源巡查、生物多样性监测、环境教育推广等23支专业分队,环保志愿服务的“绿色军团”在不断发展壮大。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中增强环保意识

自2023年起,深圳市每年都会精心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市民担任“体验官”,参与城市环境监测科普之旅。

活动的主题十分广泛,涵盖了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以及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源监测等多个方面。同时,活动还设计了西部、中部、东部3条特色路线,每条路线分设两三个站点。在过去的两年间,吸引了240多人次参与其中。

以空气质量监测体验为例,体验官们在监测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公园内的空气质量监测站房,详细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自动采样装置等相关知识。那些科技感十足的仪器设备让大家惊叹不已。空气质量监测无人机等环境监测“黑科技”的使用,更是让体验官们充分感受到环境监测“数智化”的独特魅力。

深圳市还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将虚拟现实(VR)与环保设施开放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了“云开放”平台。通过线上虚拟展厅,公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水资源保护地及周边环境,深入了解饮用水源保护的相关知识。公众还可以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环保设施,了解其运行原理和技术流程。此外,深圳市还积极组织公众走进专业实验室,参观样品管理室、废水分析实验室、废气分析实验室等,由专业监测人员详细讲解环保监测工作,让公众在沉浸式体验中不断增强环境意识。

专家培训:让专业守护“破圈”生长

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水源办”)积极发动社会公众参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义务巡查活动。深圳市饮用水源保护义务巡查队伍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义务巡查志愿者对水源保护地进行定期巡查,切实落实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引导和推动市民学雷锋、多奉献,积极参与深圳市的饮用水源保护活动,初步营造了深圳市独有的“饮用水源全民行动体系”。

市水源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会定期邀请生态环境领域专家、饮用水源保护一线巡查人员,对全体义务巡查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以确保其在巡查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的放矢,有迹可查’。”

据了解,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水源保护区实地考察两个部分,明确义务巡查的巡查内容与任务职责,不断提高义务巡查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灵活运用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答题与实操、互动与分享等多种形式,对志愿者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培训。目前,已开展培训活动15场次,参与志愿者约400人次。截至目前,义务巡查志愿者已超350人。义务巡库活动累计巡查5736人次,累计里程近6万公里,累计用时1万多小时,为全市人民饮用水源安全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保障。

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是国内首家生态监测领域的自然学校,它依托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职能,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及培养环保志愿者教师。生态监测中心站的多名专家以严谨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围绕水、大气、土壤、动物和植物五大主题研发出一系列落地课程,编写了一整套相关教材,并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据介绍,深圳市生态监测自然学校自2015年运行至今,已成功开展了10期环保志愿教师培训班,培养了200余名环保志愿教师,成为传播生态理念的使者。

持续多年的全民环保行动结出了累累硕果。2024年,深圳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PM 2.5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微克/立方米;灰霾天数累计为0天。全市310条河流中,优良水体河长占比超过了七成。这一系列喜人的成绩,既得益于深圳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市民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贡献。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实践的本质是生态文明观的全民启蒙。从“经济特区”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深圳成功跳出“运动式治理”思维,通过特色化、制度化设计让环保行动成为“可感知、有温度、能持续”的生活方式重构。深圳用实践有力地印证:当每个个体都被赋予守护家园的能力与责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不再是遥远的理想。这座曾以“深圳速度”创造奇迹的城市,正用“深圳温度”重塑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范式。

本文介绍了深圳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中的多方面环保实践,包括志愿力量的体系化发展、科技赋能增强环保意识、专家培训提升专业守护能力等。这些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水质达标、空气质量改善等。深圳通过特色环保行动实现了从“经济特区”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彰显了全民参与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978.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