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会谈下,俄乌和平进程能否借临时协议“破冰”?,美俄乌三方会谈现新动态,俄乌和谈走向何方?

本文聚焦于近期乌克兰与美国、俄罗斯与美国的会谈动态,通过专家观点分析了俄乌和谈的现状、各方立场变化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

美俄会谈下,俄乌和平进程能否借临时协议“破冰”?,美俄乌三方会谈现新动态,俄乌和谈走向何方?

当地时间23日,在乌克兰和美国代表团结束会谈之后,乌方透露此次会谈的议程包含了有关保护能源设施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提议。与此同时,俄罗斯与美国代表团正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会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日前在接受俄媒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会谈将主要围绕重启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的可能性展开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俄乌双方对外都暂时没有提及停火的相关内容,这一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

为展现“成果” 美国的目标不断后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副所长陈宇指出,特朗普为了在俄乌和谈问题上取得某种可见的成果,其立场在不断地后退。最初,他夸下海口,声称要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而后,又提出要在4月20日之前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和平;接着,仅仅谈及30天的暂时停火;甚至进一步缩小范围,提出30天的海上和空中停火。到了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方面已经不再具体提及“停火”字眼,而是将讨论的方向转向了停止对对方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打击,以及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等问题。

不再提停火 反映各方间立场差距依然明显

陈宇副所长认为,这些态度和立场的变化反映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目前,俄乌双方在如何实现和平、如何停战等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领土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尤为突出。此外,在如何形成对俄罗斯和乌克兰各自的安全保障问题上,俄乌双方以及美国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在当前的形势下,各方要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停火,面临的难度依然较大。

逐步建立互信对未来和谈有利

距离4月20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方开始就停止对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等具体问题进行磋商。陈宇副所长表示,这是一个从简单处入手,逐步恢复互信的过程。不排除在4月20日之前,各方可能会签署一个类似于之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的临时性协议。这种协议虽然可能只是阶段性的,但有助于未来各方恢复互信,逐步推动分阶段的和平谈判,这种努力对于未来的和平进程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围绕近期美俄乌三方会谈情况展开,分析了特朗普在俄乌和谈立场上的不断后退,揭示了俄乌双方在停火及和平问题上立场差距大、实现真正停火难度高的现状。同时,也指出各方就具体问题磋商、可能签署临时协议有助于恢复互信和推动和平谈判,对未来和平进程有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233.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