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1600余名师生走进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开展“历史寻根 科技探秘”研学活动的情况,包括在智能温室、昆虫标本馆、校史馆等多个场所的体验,以及活动的意义和后续规划。

近日,一场充满意义的研学活动在春日里展开。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的1600余名师生一同走进了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他们沿着“历史寻根 科技探秘”的独特研学路线,开启了一段特别的旅程,也让“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种子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悄然抽芽。

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师生们首先来到了智能温室现代农业科研平台。这里就像一个神秘的农业科技王国,38间智能温室与植物表型展厅仿佛是一扇扇通往农业新世界的大门。孩子们在其中穿梭,被这些如同“会呼吸的玻璃房子”深深吸引。他们好奇地观察着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立体栽培系统,那独特的种植方式让他们大开眼界。更有趣的是,孩子们还能通过互动触摸屏实时调控环境参数,亲身感受智慧农业是如何让传统耕作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在这片充满科技感的天地里,孩子们对农业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他们眼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形象逐渐模糊,作物也不再是只能风吹日晒、听天由命。智慧农业的种子在这一刻,如同春雨后的新芽,播撒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随后,孩子们来到了昆虫标本馆。馆内千余种珍稀昆虫标本静静地陈列着,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故事。当讲解员生动地讲解着这些昆虫的知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时,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敬畏。

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南京农业大学校史馆也是此次研学的重要一站。馆内的青铜浮雕墙与珍贵史料,如同一位位无声的历史讲述者,生动地再现了金善宝、北大荒七君子等先辈们强农报国的感人事迹。而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中展出的七千年碳化稻粒和古代农具,则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农耕文明发展的脉络,让这段漫长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生物标本馆内,十万余份动植物标本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自然课堂。孩子们在这里化身为“科学侦探”,拿着放大镜仔细比对百年标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认真思考着生态保护的意义,眼神中透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体育中心内同样热闹非凡。排球老师现场指导孩子们进行颠球等基础训练。孩子们在球的起落间挥洒着汗水,尽情感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着多巴胺分泌的愉悦。

到了研学的尾声,勤仁坡上的文艺汇演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带来的舞龙、民乐和歌舞表演精彩纷呈,与小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春日的交响乐章。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许小娟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15分钟实践圈的一次全新探索。通过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大学的氛围,在观察智慧农业、体验排球训练、探访农耕文明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他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春日研学:南京小学生探秘南农,播下“强农”种子

据了解,作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将进一步联动中小学资源,持续打造“农业 科技 文化”融合的育人平台。通过这种沉浸式的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深刻领会农业强国的使命,让“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与“强农报国”的情怀担当在一代又一代学子中接续传承。

本文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师生走进南京农业大学开展研学活动的情况,师生们在多个场所进行参观体验,涵盖了农业科技、生物多样性、农耕文明、体育等多方面内容。此次研学活动是学校实践圈的新探索,激发了孩子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和科学探索兴趣。同时,南京农业大学将持续打造育人平台,传承“强农报国”情怀。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234.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