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塘口镇:富硒资源引领乡村发展新方向,塘口富硒宝地,开启乡村“硒”旺振兴路

阳西县塘口镇凭借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包括推进土地合作、发展镇属企业,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如横山村的香蕉种植和竹迳村的油豆种植等,通过多种举措促进镇强民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塘口镇,宛如一颗镶嵌在阳西县西北部的璀璨明珠,其镇域总面积达193.39平方公里。这里的土壤蕴含着丰富的硒元素,有着令人瞩目的荣耀——拥有广东省第一块由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富硒认证土地,同时也是全省第四个天然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如此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宛如一把金钥匙,为塘口镇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塘口镇积极进取,主动争取省“社村”合作助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首批推进的土地合作面积就超过了1000亩。为了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塘口镇启动运营了镇属企业“阳西县硒旺农文旅有限公司”,同时还有15家强村公司也纷纷发力。这些举措如同强大的引擎,有力地推动着塘口镇朝着镇强民富的目标迈进。

塘口镇紧紧依托自身的绿水青山和富硒资源优势,以“生态富硒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重要契机,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塘口镇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硒”旺之路。

探秘塘口镇:富硒资源引领乡村发展新方向,塘口富硒宝地,开启乡村“硒”旺振兴路

走进横山村的香蕉种植地,一幅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沉甸甸的香蕉串把枝头都压弯了,工人们在郁郁葱葱的蕉林间忙碌地穿梭着,熟练地砍下一串串饱满的香蕉。据了解,横山村出产的香蕉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果肉散发着香甜的味道。种植户荣爱军介绍说,基地里60亩香蕉全部种植的是“巴西蕉”品种,每亩产量大约能达到6000斤,每亩产值预计在8000元左右。

目前,横山村的香蕉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香蕉种植已经成为横山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展望未来,横山村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富硒闲置土地资源,积极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进一步发展壮大香蕉产业,努力打造富硒农产品特色品牌,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探秘塘口镇:富硒资源引领乡村发展新方向,塘口富硒宝地,开启乡村“硒”旺振兴路

北豆南种“硒”望实现

油豆,作为东北菜的“当家花旦”之一,近年来在塘口镇的富硒土地上成功“安家落户”。这种原本主要在北方种植的蔬菜,如今在南方逐渐被广泛种植。油豆凭借其较高的价格和良好的品相,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日前,在竹迳村的油豆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串串红绿相间、沉甸甸的油豆挂满了豆秆,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村民们在这片“海洋”中来回穿梭,熟练地采摘着油豆。该基地负责人介绍说,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在塘口镇种植油豆了。这里的富硒土地赋予了油豆更佳的品质,这些油豆主要销往北京、山东和东北等地的蔬菜市场。

竹迳村的油豆实现了北豆南种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当地土地流转取得的显著成效。近年来,竹迳村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资源,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大力整合闲散土地资源。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有效措施,共流转土地1600多亩,为规模化种植各种特色作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竹迳村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业灌溉和用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村里还积极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还推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竹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殷小燕说道:“竹迳村通过‘公司 + 农户’模式引进种植大户,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打工。通过土地流转带来的托管费收入,村集体可增收1万多元。”

展望未来,竹迳村和油豆种植基地计划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存储和运输环节,延长富硒农产品的销售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本文围绕阳西县塘口镇的富硒资源展开,介绍了其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举措和显著成果。通过推进土地合作、发展镇属企业,大力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如横山村的香蕉种植和竹迳村的油豆种植,有效促进了镇强民富。同时,各村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种植大户等方式,拓宽了增收渠道,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相关环节,带动更多村民致富,整体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431.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