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安驾庄镇前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武文平,秉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带领村民发展樱桃产业、打造旅游项目、推动群众致富,使前寨子村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什么才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初心”呢?肥城市安驾庄镇前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武文平给出了他的答案:种植大樱桃、修通上山路、发展林果“一块田”、拓展旅游市场、拔除穷根,最终目的就是让全村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前寨子村,去探寻这位有着“一根筋”精神的老支书背后的故事。
前寨子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它位于安驾庄镇西北部,距离镇驻地7公里。全村共有523户,1581人,常住人口460人,党员41人,耕地面积1800余亩。曾经的前寨子村,就像是守着“金山”却只能长叹,捧着“金碗”却没饭吃。这里三面环山,土地稀少且土质瘠薄,村民们长期从事传统农耕,居住的是破旧土屋,行走的是泥泞小路,满山的杂草尽显荒凉。
然而,谁能想到如今的前寨子村,实现了“绿满望鲁山、好吃安驾庄”的品牌产业化发展,成功地从贫穷走向了致富。前寨子村地处望鲁山麓,虽有种植樱桃的传统,但过去一直以散户经营为主,导致产量低、销路窄,村民收入十分有限。武文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暗自发誓一定要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郑大爷向记者说道:“一旦让武书记盯上了,干不彻底决不罢休。”武文平靠着这股“一根筋”的倔劲,带领村“两委”多方奔走。他们积极引进优质品种,还奔赴多地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在他的带领下,书记带了头,党员走前头,干部有劲头,群众有奔头。村党支部带领大家一路爬坡过坎,终于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前寨子村的樱桃已经远近闻名,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每年的樱桃季,前寨子村的樱桃市场可谓是“不分昼夜,热闹非凡”。作为肥城最大的樱桃交易市场,前、后寨子村樱桃市场辐射全国各大省份,年交易量突破300万斤,交易额突破4300万元。一筐筐的大樱桃在这里过磅、分拣、包装,多家物流企业在樱桃市场设立发货点,樱桃装盒后直接发往全国各地新鲜上市。
有了樱桃产业带来的收益,如今“手中有粮”的前寨子村不仅可以轻装上阵发展产业,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能在村容村貌整治、建设民生项目上“放开手脚”。生产路、凉亭、路灯、球场、戏台等惠民项目相继建成,一个个“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消失不见,村民的幸福感也加速飙升。
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安驾庄镇万余亩樱桃花在3月底迎来了“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的绚烂花海,宛如一幅在山间铺展的画卷。2023年,首届樱桃花节成功举办,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2024年,第二届樱桃花节举办了十二花神游园会、摄影展、踏春健步走、项目签约仪式、精品戏剧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然而,游客的激增也暴露出基础设施的短板:狭窄的山路让车辆难行,临时搭建的观景台存在安全隐患。
武文平深知,这条山路不仅关乎游客的赏花之旅,更是村民的增收之路、致富之道。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打通交通瓶颈,武文平带着突击队一头扎进了山里。但这谈何容易?眼前的荒山“地无三分平、路无一米宽”,山上除了杂草就是碗口粗的野生杨树,山地坑洼、道路崎岖,不仅机械、材料进不来,连后期作业面都没有。
但困难并没有让这个铁打的汉子退缩,他说:“庄稼人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有手有脚还有干不了的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于是,支部打头阵,党员当先锋,群众来跟进,一场热火朝天的开山造田场面拉开了大幕。武文平带着大家在悬崖峭壁上艰难地一寸一寸向前推进,手刨肩扛,铁锤钢钎,血流破土,汗滴裂石,以惊人的毅力开凿荒山。历时一个多月,他们终于凿出了一条长达2公里的“绝壁山路”,创造了“前寨子速度”。
绿水青山不是天上掉馅饼,金山银山更不会不劳而获。前寨子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幸福需要双手创造,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道路畅通后的前寨子村真正实现了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采摘、冬可赏雪。站在新修的观景台上,武文平信心满满地描绘着乡村振兴新蓝图:“这条路,不仅要让游客走得顺畅,更要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如今的前寨子村,已成为集赏花、采摘、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点。文艺汇演、汉服游园、摄影大赛等活动精彩纷呈,带动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销售火爆。村里还与山东果科研究所合作,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绿满望鲁山、好吃安驾庄”的土特产品牌,远销东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
2023年以来,前寨子村大力发展林果“一块田”,坚持扩规模、优品种、强品牌、拓市场,培育壮大樱桃特色产业。依托万亩樱桃资源优势,搭建集樱桃采摘、休闲娱乐、研学交流等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推动樱桃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 “生态饭”。
目前,前寨子村发展大樱桃7000余亩,栽植布鲁克斯、黄蜜、红灯、萨米脱、美早等品种樱桃苗木30万余株,实行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支持、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不断拓展樱桃销售渠道,实现年产值650余万元,村民每户年增收8万余元,村集体增收22万元。
从“荒山地”到“聚宝盆”,奋斗的旗帜不能倒,懈怠的想法不能有,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武文平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四季有果、全年可游’的生态田园,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从荒山到花海,从贫困到富裕,武文平用花甲之年的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当游客们陶醉于樱桃花海时,或许不会注意到那位鬓角染霜的老支书,正蹲在田埂上细心检查每一株樱桃树的长势。他的故事,正如这漫山遍野的樱桃花,平凡却芬芳四溢,在乡村振兴的春风里绽放出最动人的色彩。
本文围绕肥城市安驾庄镇前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武文平展开,讲述了他秉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带领村民发展樱桃产业,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打造旅游项目克服交通等困难,还推动林果“一块田”建设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增收。展现了武文平坚守初心、勇于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前寨子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巨大转变,凸显了乡村振兴中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和奋斗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