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4年西安市高陵区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其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以及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果,展现了高陵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和蓬勃活力。
在2024年,西安市高陵区如同一位坚定的航海者,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航道中奋勇破浪前行。这一年,高陵区紧紧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敏锐捕捉西安“北跨”战略所带来的宝贵机遇,严格遵循“一二三六”发展思路,在产业发展、营商环境营造、民生保障提升、乡村振兴推进等诸多关键领域持续投入精力、付诸行动。高陵区的建设者们以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笃定向前,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全力推动“六个高陵”建设稳步迈出坚实的步伐,向时代交出了一份精彩纷呈、令人瞩目的答卷。
科创赋能 产业腾飞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高陵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地区生产总值成功完成463.8亿元,增速在全市位居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3%的增长,增速位列全市第三。凭借出色的表现,高陵区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县”的称号,还被评为全市稳增长冲刺攻坚表现突出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如澎湃的潮水般汹涌。
当我们走进高陵区泾河工业园区,耳边是机器永不停歇的轰鸣声,眼前是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2024年,高陵区精准地制定并实施政策,通过链群协同的方式激活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以质效并进的理念夯实经济发展的稳固根基,使得经济质量发展不仅具备更足的韧性,还展现出更强劲的势头。这一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户,如同为工业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而充满活力的血液。蓝晓科技扩建等16个产业项目顺利竣工投产,群健航空、优露清总部等7个产业链项目也开工建设,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引擎。
西安市群健航空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满怀信心地表示:“企业选择在高陵区投资建设,就是看中了高陵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极具潜力的发展前景。”此外,高陵区还成功签约了中国工商银行西安数据中心高陵园区项目,引进了金固创新产业园等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高达45亿元。这些项目广泛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领域,进一步丰富了高陵区的产业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元的活力。
科技创新无疑为高陵区的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能。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7户,累计达到186户,产值增长了3%。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94户,增长率高达50.8%,科技成果转化达到23项,充分展现出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航天德林获批建设智能油气开采技术与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同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瞪羚企业4户的培育,以及19户 “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申报,推动着高陵区的产业发展朝着更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惠企助企 真招实策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是企业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2024年,高陵区通过“快简优”的高效服务和给予“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为企业的发展赋能,助力营商环境实现持续优化。
在政务服务方面,2024年高陵区2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部落地实施,还推出了“周末不打烊”服务事项3批共154项,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也正式投入运行。这些举措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真正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规上企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成为高陵区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名片。同时,高陵区建成知识产权保护站3个,成功破获“8·30”制假贩假专案,为企业挽回损失2.5亿元,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了高陵区的金字招牌。
在政策扶持方面,高陵区召开了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暨产业扶持政策兑现大会,兑现各类扶持资金9743.6万元。累计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9.83亿元,切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此外,高陵区还深入开展“五上”企业走访和亲商助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20余件,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优露清总部大健康经济园项目负责人张航感慨地说:“从土地审批到政策兑现,全程有专班服务跟进,让我们更有信心在这里扎根发展。”高陵区通过一系列“硬举措”与“暖政策”,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的优质服务,让企业能够安心扎根发展,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民生为本 保障有力 点亮幸福生活新希望
高陵区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2024年,高陵区民生支出达到25.6亿元,“十大民生实事”圆满收官。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速度。从改善居住环境到提升教育质量,从优化医疗服务到丰富文化生活,高陵区以扎实、温暖的实际行动,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社会事业方面,城镇新增就业4924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68万元,“高陵汽车工匠”获评省级劳务品牌,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5个农村幸福院实现常态化运营,建成通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成2个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全覆盖。“高·幸食堂”老年助餐服务做法入选“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让养老服务更加贴心、温暖。
在教育事业方面,高陵四中、渭滨学校二期新增学位4320个。新组建教育集团、“名校+”等教育共同体4个,培育“新优质学校”5所,高陵一中、三中分别与西工大附中、西安一中结对共建,教育资源不断得到优化,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与省、市级等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14个、专科联盟23个,全市首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挂牌运行。这意味着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在文体活动方面,高陵区组织各类文体活动1000余场次,全省城际篮球赛、西安啤酒节、乒乓球赛等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娱赛事活动,让城市充满了活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到提升。
乡村振兴 阔步前行 和美乡村焕新颜
走进高陵区的乡村,我们可以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一串串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处处都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4年,高陵区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筑牢农业根基、提升乡村风貌等方面持续发力,精心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高陵全季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成为了强农富农的有力抓手。建成5个百亩高标准示范园、全季西红柿种植面积达5000亩,引入1条西红柿饮品生产线,延伸了产业发展链条,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发放贴息贷款2458.5万元,开展品牌推介活动50余场,出台《二十条措施》构建“政策链+产业链”双驱动模式,带动种植户增收致富,成功探索出了“小番茄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通远街道灰堆村种植户王学应激动地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品牌的发展,咱家的西红柿品质更好,销路更畅,收入也更有保障了!”
在乡村面貌改善方面,高陵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16个、市级美丽村庄3个。积极创建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完成农村公路提升80公里。“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公众满意度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张卜街道张家村等一批乡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展现出了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
精雕细琢 品质提升 彰显城市新风貌
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高陵区以提升城市品质为核心目标,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办好城市建设的“大事”与群众身边的“小事”。通过建管并重、精雕细琢的方式,让城市开放的“优势”不断叠加彰显,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在城市规划方面,高陵区深度聚焦规划引领,协同编制完成西安北部片区详细规划。36个详规单元协同联动发展高陵综合性新城三大板块,12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的“规划蓝图”,正一步步细化为可落地、可操作的“施工图”,为城市的长远布局与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地铁十号线公轨合建桥(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在交通发展方面,地铁10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高陵区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大幅缩短了与主城区的时空距离,为区域经济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西延高铁渭河特大桥连续梁全部顺利合龙、高陵站站房主体结构圆满封顶,210国道过境公路南段项目稳步推进,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愈发稳固。在城市内部,崇杨路、西环南延等“瓶颈路”相继建成通车,公交线路持续优化,207路公交全新开通,3条旅游专线惊艳亮相,13条既有线路焕发新活力,全方位构建起了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42个老旧小区历经改造后焕然一新,32个小区老化燃气管网全面更新,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停车难题也得到了有效破解,新建公共停车位1035个,充电场站6个、新建改建公厕23座,从细微处彰显出了城市的温度和关怀。
在城市管理方面,高陵区扎实推进“两拆一提升”三年行动,整治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600余处,城市面貌为之一新。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新增城市绿地14.7万平方米,绿意盎然成为了城市的新底色,让城市更加宜居、美丽。
从智能生产线的科技脉动到沃野田畴的生机盎然,从政务服务的“加速度”到民生工程的“温度计”,高陵区用实干精神深刻诠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站在新的起点上,这座创新涌动、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正以“拼”的干劲、“抢”的状态、“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陵实践的壮丽篇章。
本文全面展示了2024年西安市高陵区在产业、营商、民生、乡村、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成果。通过科创赋能产业、惠企政策优化营商、保障民生、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提升城市品质,高陵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也将继续以实干精神推动各项事业进步,为中国式现代化高陵实践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