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干细胞:开启医学新希望

干细胞的概念和特性,重点讲述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田卫东教授及其团队在干细胞治疗牙周病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的治疗方法、细胞资源库建设、临床试验进展等,还提及了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前景、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四川干细胞领域地方标准的发布等内容。

干细胞,究竟是什么呢?

人体之中存在着 200 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比如传递信息的神经细胞,就像一个个信号使者,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忙碌地穿梭,确保各种指令能够准确传达;携带氧气的红细胞,宛如小小的运输员,在血管里不知疲倦地奔波,为身体各部位输送着维持生命的氧气;还有起到保护作用的皮肤细胞,它们紧密相连,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我们的身体。而在这众多细胞之中,有一类特殊的细胞,它堪称是所有上述细胞的源泉,这就是干细胞。干细胞有着“生命的种子”这一美誉,也被称作“起源细胞”。在身体的发育进程中,干细胞能够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这就如同是一棵小小的树苗,经过时间的洗礼,可以逐渐长出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树枝和翠绿的树叶,最后开花结果。

“这个世纪以来,医学领域有一个巨大的突破,那就是我们发现了干细胞。它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能力,能够促进和修复组织缺陷的功能和结构。”田卫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首席专家,同时也是四川省干细胞技术与细胞治疗协会会长。他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已经深耕了 20 多年,在牙源性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基础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

探秘干细胞:开启医学新希望

田卫东教授(右一)与研发团队在实验室研讨。受访者供图

接下来,我们以一颗小小的牙齿为例。

一直以来,不少人都饱受牙病的折磨。牙周病是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发病率极高。全球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达 80%以上,它也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治疗牙周病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现有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方式,都难以彻底解决牙周病造成牙齿松动最后脱落的问题。”田卫东介绍道。在前期 20 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其团队找到了一种新方法。通过局部移植外源性干细胞,能够有效促进牙周炎局部的组织再生修复,“让被破坏的牙周组织甚至是骨头,重新长起来。”

这背后,包含了多项重大创新。

“首先,我们以促进牙齿自身组织再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理念是颠覆性的;其次,在干细胞的选择上,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我们发现牙囊干细胞最具潜力;第三,在治疗方法上,通过新技术可以实现细胞的精准移植,而不会影响到机体的全身。”田卫东说道。

可供实验的干细胞,会被妥善保存在一个被称为“生命种子银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细胞资源库——四川省细胞库,它是我们做科学研究和干细胞临床转化的一个重要地方。所有经过制备、处理、符合质量的细胞都可以冻存在里面。”顺着田卫东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几个大型的液氮存储罐,“干细胞存储的温度是零下 196 摄氏度,可以保存长达 20 到 30 年之久。”

探秘干细胞:开启医学新希望

四川省细胞库。受访者供图

四川省细胞库可供 300 至 500 万人份细胞存储,它是一个包括数十余种科研和临床级细胞的生物样本库,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获得国家级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的第三方细胞资源库。

据了解,包括四川省细胞库、细胞生产制备中心、细胞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心在内的“一库两中心”,由成都世联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世联康健由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与华西第二医院、成都高新区政府以及全球制药 50 强上海医药集团于 2018 年共同注资成立,公司首席科学家就是田卫东。

“我国已把干细胞治疗确定为药物属性,细胞制剂药物属于一类创新药物。同时,它具有特殊性——由于细胞是活的,因此它在人体内的评价相对来说就更难,还要保证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注定是一条漫长的转化之路。”田卫东说,世联康健正是要做好这“从 0 到 1 再到 100”的关键一步。

2021 年,经国家卫健委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后,田卫东带领团队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启动全球首个牙囊干细胞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研究;2023 年 7 月 4 日,完成临床研究中 15 例患者的诊疗;1 年后进行随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令人鼓舞。

2025 年 2 月 9 日,世联康健申报的“人牙囊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受理,预计 60 个工作日后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及各分中心开展临床 I 期、Ⅱ期、Ⅲ期试验,它是四川省首个获批 IND 的干细胞药物。

据田卫东介绍,一款创新药物从申报到完成临床大概需要 10 年时间,花费约 10 亿美金,成功率仅 10%,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年 2 月,我国首款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治疗 14 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无疑为我们乃至整个行业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就像如今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一样,未来,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也可以改变很多。田卫东举了个例子,“比如糖尿病,如果一个人终生需要注射胰岛素,他的生活质量肯定很差。将来可以通过一个体外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把它分化诱导,形成类似于细胞,它进去人体以后就可以产生胰岛素。”

细胞治疗甚至可以定制化、个性化。田卫东说,很多疾病需自体细胞治疗,如肿瘤治疗常需对自身免疫细胞进行工程化改造。人们可在健康状态下保存健康细胞,如乳牙、智齿中的干细胞,这些细胞对未来疾病治疗和健康保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细胞来构建新的组织、器官,这是今后要逐步实现的。”

探秘干细胞:开启医学新希望

生产人员在细胞生产车间制备细胞。受访者供图

为了团结行业力量、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产业发展,2021 年 6 月,在田卫东的牵头下,四川省干细胞技术与细胞治疗协会成立。协会成立了 9 个分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不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沙龙活动,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生产质量技术培训等服务,还承担起科普教育的责任,打造的四川省首家细胞科学馆将于 3 月 29 日开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底,四川首次发布干细胞领域的两项地方标准——《人牙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质量规范》和《人源干细胞库建设与管理规范》,这两项标准就是由四川省干细胞技术与细胞治疗协会牵头起草。

“两个地方标准的首次发布是四川省干细胞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田卫东表示,不同于传统医学,干细胞和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个性化和特殊性非常突出,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两项标准的发布,将助力提升四川的行业标准化水平。

科学研究“从 0 到 1”不容易,成果转化“从 1 到 100”要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又谈何容易?特别是在再生医学这一前沿赛道上,细胞药物研发、转化还面临着政策、监管、资金等多方面的挑战。

“就像爬山一样,我们只有一条路,我们都知道它很艰难,但是没有回头路,你不能停下来,要么就掉下去,要么你就继续努力,向上攀登。”前路虽难,但田卫东初心依旧,“20 多年了,我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早日把干细胞药物做出来,让好成果能尽快造福患者,让‘生命的种子’开出希望之花。”

本文围绕干细胞展开,介绍了其概念和特性,详细阐述了田卫东团队在干细胞治疗牙周病上的研究成果、临床试验进展,还提及了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前景、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四川干细胞领域地方标准的发布。尽管干细胞研究和转化面临诸多挑战,但田卫东教授怀揣初心,致力于让干细胞药物造福患者。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997.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