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借国足世预赛,实现赛事流量到城市发展增量的跨越

本文围绕2026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C组第八轮国足在杭州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展开。虽国足0:2落败无缘直通世界杯,但现场球迷热情高涨,此次赛事极大地拉动了杭州的消费,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探讨了赛事经济发展的方向,为其他城市发展赛事经济提供了参考。

杭州借国足世预赛,实现赛事流量到城市发展增量的跨越

在那绚烂绽放的“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内,满心期待的人们却未能见证中国男足的精彩“绽放”。

3月25日,2026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C组第八轮比赛在这里激烈上演。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足以0:2的比分不敌澳大利亚队,与直通世界杯的机会失之交臂。不过,现场创下国足主场赛事上座纪录的70588名球迷,无疑成为了这场比赛中最为耀眼的存在。国足球员们每一次精准的传球、每一回灵动的过人,都能瞬间点燃现场中国球迷的热情,加油助威之声如潮水般连绵不绝,澎湃的激情在偌大的场内肆意涌动。

尽管球迷们未能看到一场胜利,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杭州这座城市消费提振、能级提升的强大拉动者。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明确置于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并且着重提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也特别指出:“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在此宏观背景下,再加上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举办国足世预赛主场比赛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许多城市眼中的“香饽饽”。

杭州举办的这场比赛,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国足冲击世界杯的关键战役,更是杭州亚运会之后,“大莲花”举行的首场体育比赛,同时也是其自建成以来举办的首场正式足球比赛。相关数据显示,6.7万张球票在3月7日首次开售时便被抢购一空,3月14日二次开售包厢票,不到15分钟,也再次售罄。在中国足球尚处于低谷的当下,球迷们如此高涨的热情无疑是对国足最大的支持。

山东小伙杜兜是一位铁杆的国足球迷。截至目前的所有八场18强赛,他都始终如一地追随国足,奔赴现场为球队加油助威。

在追随国足客战沙特队之后,杜兜先飞回北京,又在比赛当天马不停蹄地飞抵杭州。在杭州期间,他除了专注观赛,还尽情品尝了地道的杭帮菜,游览了当地的知名景点。他的很多朋友则提前一两天就来到了杭州,这些朋友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杭州停留期间,每人普遍消费上千元,这还不包括球票的费用。“大部分年轻人买的是280、480或680元的票,还有些朋友买的是880元的。由于大家对这场比赛的热情极高,所以市场上也出现了高出票面价的球票。”杜兜介绍道。

球迷组织“龙之队”的秘书长吴伟明表示:“一场18强赛,对当地消费肯定会带来相当大的提振。毕竟外地球迷居多,本场比赛7万多人里起码有4万多人来自外地。”

吴伟明本身就是球迷中消费力比较强的代表。算上食宿、旅游、球票以及购买土特产等方面的支出,他大概花费了五六千元,这还不包括机票费用。“我身边的球迷,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从英国、日本、韩国、中东地区赶来的。”他说,“机票、住宿是消费的大头,特别是住宿,一到比赛日,场馆附近的酒店多少都会涨价。而到了赛区,去当地的景点游玩、购物是必不可少的。球迷朋友们聚在一起,自然要吃饭、喝酒。几乎每个球迷都得有个五六千元的预算。”

相关数据显示,本场比赛外地球迷占比超过六成。“去哪儿”旅行网站的数据表明,截至3月14日,预订3月23日至25日抵达杭州的机票量,较一周前环比上涨1.2倍;3月23日至27日,入住杭州酒店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近一倍,“大莲花”周边酒店预订量更是环比增长2倍。

为了充分接住这“泼天流量”,浙江开启了“宠客模式”。全省11个地市联动举办了“诗画浙江,‘足’够精彩”世预赛文旅推广活动,活动从3月21日持续至27日,在吃、住、游等多个方面推出了800多项优惠政策。球迷凭观赛门票就可以收获观赛、游览、消费一体化的优质体验。

杭州市政府联合文旅企业、景区推出了“看球 + 游湖”套餐,球迷凭观赛门票可享受多项文旅消费优惠。杭州的不少商家也纷纷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推出了与赛事相关的促销活动和特色服务。比如有些餐厅推出了独具创意的足球主题套餐,有的酒吧设置了大屏幕直播赛事,让未能入场的球迷也能感受比赛的热烈氛围。

杭州还在全市数百块户外屏幕、商场、公交车站、地铁站播放国足比赛集锦,在钱塘江畔46栋高楼楼体上“燃”起了绚丽夺目的“中国红”灯光秀,一时间“满城尽染‘中国红’”,营造出了浓厚的赛事氛围。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21日至25日,杭州累计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6.2%,环比上周增长7.5%。比赛当天,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1.1万人次,环比上周增长4.5%。按外地球迷约占购票人群60%测算,本场比赛直接带动包括交通、住宿等旅游消费3.08亿元,门票收入对杭州旅游收入拉动达1:6。

这场比赛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经济效益。通过举办这样的大型赛事,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其后续的发展也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杜兜对此深有感触:“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球迷汇聚于此,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气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杭州更是为这场比赛做了充分的准备,看着滚动播放的国足比赛集锦,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杜兜原来对杭州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像北上广那样的大城市、生活节奏很快。但这次来到杭州,他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为便利球迷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以及所营造的热血氛围,让他在这座城市中感受到了更多温情的元素。

事实上,杭州的这些变化只是这座“亚运之城”赛事氛围愈发浓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杭州加速建设“赛”“会”之城,持续推动亚运红利全民共享,不断引进和举办各类国际、国内顶级赛事。上海体育大学发布的《2024全球体育城市指数》显示,杭州作为新入榜的城市,成功跻身全球50强。业内人士认为,这充分印证了举办国际性综合赛事与知名赛事给城市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既要赛事“流量”,也要城市发展“增量”。浙江省近日发布的《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举办国际级体育赛事30场以上、国家级体育赛事200场以上、省市级赛事1000场以上。”截至目前,杭州市全年计划举办各类赛事260余项,除了国足世预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去年首次举行的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杭州超级杯”等国际赛事也将陆续上演。

“国际赛事是城市品牌的‘金名片’,可带动多个产业联动,形成亿元级消费规模。”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李启迪说,世预赛门票“秒空”与杭州文旅消费券的火热发放,充分印证了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的强大带动力,不仅展现了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更凸显了杭州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决心与实力。

“未来,通过持续引进高规格赛事、优化配套服务、深化体旅融合,杭州将进一步激活城市经济新动能,提升国际影响力,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李启迪满怀信心地表示。

赛事结束后,如何更好地将这些因赛事而来的“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的“留量”?专家表示,除了完善赛事配套服务、挖掘赛事周边消费潜力,还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运营水平和治理能力,让体育迷在观赛之余,拥有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和对城市软实力的深切感受。

此外,赛事经济的发展还需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满足其情绪价值,培育体育消费文化。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提升大众对体育的娱乐与社交功能的认知,让体育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赛事经济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实现从赛事热度到经济发展热度的持续传递。

这一发展思路不仅适用于杭州,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努力发展赛事经济的城市。

2026美加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8强赛C组第八轮国足在杭州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虽国足落败,但现场球迷热情带动了杭州消费增长,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同时提到杭州赛事氛围日益浓厚,未来规划举办众多赛事,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双向赋能。最后探讨了赛事后流量转化及赛事经济发展方向,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462.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