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的相关情况,包括培训中在主题驱动、管理创新、课标引领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以及学校后续的发展方向。
在2025年3月17日这一天,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积极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活动。此次培训紧密围绕新课标综合实践要求,致力于探索学科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驱动,学科深度融合
市级优秀案例获得者王晶老师在培训中以《中国飞天梦 御风五千年》这一精彩案例为依托,生动展示了跨学科设计的框架。她以航天科技作为关键锚点,巧妙地将历史、科学、工程等多个学科串联在一起。通过提出驱动问题“如何理解中国航天发展脉络”,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王老师精心设计了“知识建构—实践应用—成果创生”三阶目标,并辅以学科素养结构图与实施流程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用结合”闭环。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理解逐渐转向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创新,保障实施效能
教导主任李静在培训中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过程管理策略。学校将建立动态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日志、作品迭代等过程性数据,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长轨迹。同时,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反馈问卷等工具,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复盘和优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搭建了跨学科资源库,共享案例模板、评价工具包等,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设计成本,为跨学科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课标引领,系统推进改革
建设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温慧着重强调,项目设计必须紧扣新课标核心。一方面,要以学科核心概念(如数学建模、科学探究)作为融合的基点,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育人的理念,通过组织调研实验、协作创作等活动,培育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建设路小学将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跨学科教学研究,不断探索育人方式的创新突破,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小学开展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专题培训,从主题驱动的学科融合、管理创新保障效能、课标引领推进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培训内容及举措,该校后续将持续推进跨学科教学研究以创新育人方式。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