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报道了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普陀区以TOP中央公园为主场举办的“春之交响”草地音乐会,介绍了音乐会的演出内容、现场的非遗市集活动,还提及活动的直播情况以及区内各公共文化场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丰富多彩活动,展现了普陀区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对文化建设的持续推动。
在2025年3月29日这一天,备受瞩目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正式启幕。普陀区将TOP中央公园选定为主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名为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艺起TOP·周周有戏”特别专场——“春之交响” 草地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宛如一场盛大的美学盛宴,将音乐、非遗与春日的美好风光巧妙融合在一起,全方位地向市民们展示了普陀区群众文化的蓬勃精神面貌以及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同时也在持续为 “半马苏河” 文旅品牌的打响添砖加瓦。
音乐会邀请到了著名钢琴家宋思衡领衔出演。他以春日的自然美景为画布,用灵动的音符作为笔触,精心勾勒出一篇篇古典与现代完美交织的交响诗篇。演出一开始,气势恢宏的《新世界交响曲》奏响,正式拉开了这场音乐盛会的序幕。随后,经典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其优美动人的旋律,诉说着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欢快活泼的四手联弹《小奏鸣曲》让现场气氛更加轻松愉悦;充满江南韵味的江南丝竹《平湖秋月》则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水乡画卷。这些精彩的曲目轮番上演,让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如痴如醉。
当音乐会在舞台上激情奏响的同时,公园入口处的非遗市集也是热闹非凡。“艺起TOP·周周有戏非遗文创市集” 汇聚了20多个精品非遗项目在此集中展示。这些项目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众多市民被吸引驻足,纷纷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在这里,群众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桃浦的人气、商气,更能深切体会到浓厚的艺术气息。
非遗传承人们在市集现场热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技艺,他们耐心地指导市民们参与手工艺品的制作。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市民们亲手触摸、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在互动中深刻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兴奋地表示:“这样的活动太棒了,不仅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高雅的音乐,还能让他们亲身体验非遗文化,这真的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艺术之旅。”
为了让更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亲临现场的市民朋友也能够参与到这场艺术盛会中来,活动当天通过上海普陀、文化云、文化普陀云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直播吸引了大量线上观众观看,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都能通过屏幕共同感受这场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所带来的震撼与美好。
在活动当天,普陀区内的各公共文化场馆也没有闲着,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普陀区图书馆针对不同年龄层的读者精心策划开展了3场阅读活动。活动中,邀请到了区作协的年轻作家陈朗和 “上海好童书” 获奖书目《红色蔷薇》的作者儿童文学作家王轶美,她们与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让读者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背后的故事。上海工业初心文化景区(顾正红纪念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开展了 “薪火课堂” 特别活动,观众们可以在场馆免费领取精美研学卡,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普陀区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样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 “非遗焕彩 美美与共”2025年长征镇城市美育日文艺演出暨职工春日嘉年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的氛围;真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 “真如新愿” 社区生活秀启动仪式 “大师课堂——宋思衡钢琴音乐导赏”,让社区居民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大师的讲解和指导;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则邀请了上海京剧院带来京剧《乌龙院》,精彩的表演让戏迷们大饱眼福。
展望未来的日子,普陀区将继续以文化为引领,把美育作为连接市民与文化的纽带,不断积极探索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的内涵。通过这些努力,为市民们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文化体验,让 “人民城市” 的理念在温暖的春风中生根发芽,精心打造出一幅人民城市 “向美而行” 的动人画卷。
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城市美育日”普陀区的相关活动,包括“春之交响”草地音乐会、非遗市集、线上直播,以及区内各公共文化场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丰富活动,展现了普陀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推动,未来还将持续创新丰富文化活动,提升市民文化体验。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