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争议升级!小米汽车能否度过信任危机?

本文围绕小米汽车近期一系列事件展开,先是小米汽车车主驾驶途中酣睡视频引发对智驾功能安全的关注,接着探讨了车企智驾功能宣传问题,还提及小米SU7事故及后续官方回应、小米市值股价受影响等情况。

在小米SU7事件的调查结果还未水落石出之际,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再次将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2日,网络上流传出一段视频,画面中一辆小米汽车正平稳地行驶在道路上。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该车的车主竟然双手完全离开方向盘,整个人惬意地躺在驾驶座位上,发出呼呼的鼾声,已然进入了梦乡。同行的友人看到这一幕,不禁焦急起来,连续喊了三遍 “减速”,提醒周围车辆避让这辆处于危险状态的小米汽车。此视频一经传播,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舆论的湖面,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毫无悬念地攀升至热搜榜首。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车辆智能驾驶安全的深切担忧,智能驾驶功能是否真的可靠,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针对这一事件,小米汽车客服工作人员向相关媒体作出了回应。工作人员表示,当使用智能驾驶功能时,车主的手必须要握住方向盘。一旦双手离开,系统通常会进行四次预警,而且预警声音会逐渐加大,同时明确提醒司机立即接管方向盘。如果车主在长时间内仍然不理会这些预警,车辆会自动缓慢降速,直至最终停车。

客服人员还进一步强调,有些车型在车内的方向盘上内置了摄像头,其作用是检测司机的状态。此外,方向盘上还有相应的触摸键,能够感知司机的双手是否完全离开方向盘。不过,对于视频中所呈现的具体情况,客服人员表示需要等待官方给出正式的回应。

这起事件不仅仅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也促使专家们开始深入探讨车企在智能驾驶功能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指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驾驶系统处于L2级别,从本质上来说属于辅助驾驶的范畴。然而,在宣传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夸大其词的现象,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宣传成 “L2 ”“L2.5” 甚至 “L2.999” 这样的级别。这种宣传方式与国家标准并不相符,存在作秀和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在车企大力宣传的影响下,部分车主过度依赖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从而给交通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当谈到如何解决车主过度依赖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问题时,汽车专家房力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管理体系需要与技术同步升级,无论是驾驶员培训环节,还是交警的执法过程,都应该对不正确使用驾驶辅助功能的行为加以严格的约束和管理。在他看来,像开车睡觉这类危险行为,应该如同开车打手机、抽烟一样,被明确列入违法驾车的违章或违法条例中,以起到警示和规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视频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小米此前深陷SU7事故风波有着直接的关联。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发生了严重事故,车辆撞向中分带新泽西护栏后起火燃烧,最终造成了三人不幸死亡的悲剧。

4月1日,“小米公司发言人” 微博官方账号发布了关于小米SU7事故的详细说明。当天深夜,小米公司及创始人雷军也作出了官方回应,针对家属和外界提出的种种疑问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小米方面表示,“小米不会回避问题,将持续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跟进事故的进展情况,尽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关切。”

事故发生后,小米的市值和股价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4月2日,小米集团早间开盘后股价继续走低,盘中一度跌幅超过4%。午后,跌幅再度扩大,最终收盘时跌幅达到了4.19%。按照最新市值计算,小米集团总市值在近两天内缩水超过1200亿港元。

本文围绕小米汽车展开,先是车主驾驶时酣睡视频引发对智驾安全的担忧,客服虽说明了智驾系统应对措施,但具体情况待官方回应。同时专家指出车企智驾宣传夸大问题及隐患,还提及解决依赖问题的建议。此外,联系到小米SU7事故及官方回应,以及事故对小米市值股价的影响,凸显了小米汽车当前面临的信任危机和严峻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183.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