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讲述了美国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任务中出现推进器故障、氦气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两名宇航员滞留国际空间站长达286天,最终美国航天局使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将宇航员接回地球的事件,还介绍了两款飞船的研发情况。
2024年6月5日,对于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来说,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太空之旅的开端。他们搭乘着美国波音公司精心打造的“星际客机”,满怀期待地飞赴国际空间站。原本计划在2024年6月14日顺利返航,开启新的生活篇章。然而,命运似乎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星际客机”出现了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棘手问题,使得返航时间不得不一再推迟。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梳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当地时间2024年6月5日,美国宇航局为“星际客机”安排了首次载人试飞任务,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肩负着使命踏上征程。这次原计划为期8天的测试飞行,本应是一次平稳而顺利的太空探索之旅,却因技术连环故障陷入了僵局。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主席杨宇光介绍道:“在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之前,‘星际客机’就暴露出了严重问题,有5个推力器出现故障。而且,有些推力器的故障严重到让飞船的姿态控制都成了难题。在这危急时刻,地面控制人员和航天员齐心协力,经过不懈努力,修复了一部分助推器。最后,通过手动控制的方式,才艰难地实现了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接。”
然而,这仅仅是连环故障的开端。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人们惊讶地发现,飞船推进系统进一步出现了氦气泄漏的情况,同时太阳能板和计算机系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故障。
杨宇光接着说道:“两位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以后,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去查找位于‘星际客机’服务舱上的推进系统的问题所在。地面人员也试图通过试验来找出问题根源,但非常遗憾的是,在地面上无法完全复现整个故障。从对宇航员生命安全负责任的角度考虑,美国宇航局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不让‘星际客机’带着两名宇航员返回地球,而是让其空载,以无人状态返回地球。”
由于当时受到种种政治和技术因素的限制,两名宇航员无法及时回到地面。原本计划8天的短期任务,意外演变成了长达286天的“太空流浪”。最终,美国航天局决定启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执行“第九次载人任务”,以接回滞留的两名宇航员。
换“船”回家,救援方案究竟是如何制定的呢?面对波音“星际客机”故障导致的宇航员滞留危机,美国航天局制定的救援方案备受关注。下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
两名滞留宇航员抵达空间站后,当时正在执行“第八次载人任务”的“龙”飞船处于满员状态,不具备将他们带回地球的条件。随后,美国航天局宣布将使用执行“第九次载人任务”的“龙”飞船来完成这项救援任务。
杨宇光解释说:“‘龙’飞船理论上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但在用于国际空间站的往返时,内部只有4个座位。美国采取的办法是减少下一轮乘组,也就是Crew – 9(第九次载人任务)乘组的人数,从4人减为2人,这样就腾出了2个座位。第九乘组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以后,开始进行正常的大约半年的乘组驻站工作,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这两名宇航员也加入了乘组,参与正常的驻站任务。”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6日凌晨,“第十次载人任务”宇航员乘组顺利抵达国际空间站。此时,包括两名滞留宇航员在内的“第九次载人任务”乘组完成了驻站任务,终于得以返回地球。
在滞留期间,威尔莫尔并没有虚度时光,他专注于设备维护和实验工作,为空间站的正常运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威廉姆斯则进行了她职业生涯的第9次太空行走,刷新了女性宇航员太空行走累计时长纪录,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专业能力。
贯穿整个事件始末的有两款飞船,两名滞留宇航员乘坐“星际客机”飞船出发,乘坐“龙”飞船返回。那么,这两款飞船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迫切需要拥有自己的飞船来继续执行国际空间站载人任务。他们采取了一种既有效又能节约成本的策略,计划通过购买乘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来实现空间站的乘组往返,而不是直接购买飞船。
杨宇光介绍:“当初美国航天局选择了两家公司的飞船,一家是SpaceX公司的载人版‘龙’飞船,另一家就是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在这两型飞船的研制过程中,SpaceX公司的‘龙’飞船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研发进度更快。尽管它最后获得的资金比波音公司少,但它率先实现了完整的天地往返测试。在之后的数年中,‘龙’飞船已经进行了多达十几次的空间站乘组轮换任务,以及商业的造访国际空间站或者不造访国际空间站的载人飞行。”
经过快速发展,“龙”飞船日趋成熟,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天地往返的主力飞船。相比之下,“星际客机”的研发可谓是一波三折。虽然“星际客机”获得了比“龙”飞船更多的研发资金,但研制进展却一拖再拖,飞船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
杨宇光指出:“‘星际客机’的首次飞行原本希望能够对接国际空间站,但在波音的‘星际客机’和‘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分离时,出现了严重错误。飞船的软件错误地认为它处在某一个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时刻的飞行时间,导致推进系统消耗过多燃料,最终丧失了和国际空间站对接的机会。”
根据协议,波音公司必须再安排一次完整的飞行试验,才可以实施载人试飞。尽管这次试验最终完成了,但整个过程依旧问题不断。
杨宇光还提到:“除了整个进度拖延得非常严重之外,还发现它的推进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而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乘坐的这一次飞行,本来是‘星际客机’正式投入运营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飞行,之后就要正式载人了。”
然而,这一次的飞行测试再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两名宇航员滞留国际空间站。2024年9月,“星际客机”空载返航后,波音公司不得不承认飞船存在设计缺陷。
本文围绕美国波音“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故障展开,详述了两名宇航员因飞船故障滞留国际空间站长达286天的过程,以及美国航天局使用“龙”飞船救援的方案。同时对比了“龙”飞船和“星际客机”的研发情况,“龙”飞船日趋成熟成为主力,而“星际客机”故障不断、进度拖延,凸显了航天研发中技术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