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旅变革:从传统旅游到“旅居云南”的华丽转身,云南文旅:量质齐升,以山水烟火绘就旅居画卷

本文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深入阐述云南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介绍了云南文旅的特色与成就,包括举办目的地婚礼、旅拍等情况,以及“八大业态”的发展。还提及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如细分市场、深化融合等。此外,重点讲述了云南旅居经济的发展,通过顶层设计推动“主客共享”升级,以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等为例,展现了旅居云南带来的城乡价值双向激活和“无界融合”的全球叙事,最终指出云南正以“山水”与“烟火”重构书写文旅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答卷。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它是一场集“生态绿色、民族团结、文化多彩、开放包容、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独特生活体验。追根溯源,这其实是新时代云南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鲜活展示。

云南文旅变革:从传统旅游到“旅居云南”的华丽转身,云南文旅:量质齐升,以山水烟火绘就旅居画卷

瞧,洱海边那浪漫的婚纱旅拍场景。这是记者秦蒙琳捕捉到的美丽瞬间。

过去一年,云南文旅市场成绩斐然。大理举办的目的地婚礼数量突破了5000场,丽江写真旅拍的人数超过20万人次。全省精心打造的6个专题24条文旅产品线路,成功将“冬暖花开”塑造成为云南独有的标志。

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云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深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旅居品牌,积极繁荣乡村旅游,努力活化遗产旅游,大力拓展体育旅游,全力激活研学旅游,不断创新文娱旅游,持续壮大入境旅游。“八大业态”在持续的精耕细作中不断做优做强,进一步满足了游客高品质、多元化的需求。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省文化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紧紧把握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的创新以及服务的创优,致力于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

为了推动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云南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

一是细分旅游消费市场,针对不同需求开发食住行、康体居、医养学等产品和业态,积极推出更多“旅游+”“+旅游”的新模式。

二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全力打响“旅居云南”这一崭新品牌。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文旅创意、设计、制作和营销。

四是做强做优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更多专业化、市场化的团队,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五是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智慧化水平,对传统景点景区进行改造升级。

六是推动旅游促“三交”,打造更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

七是加强国际旅游交往合作,加快发展跨境旅游,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走向世界,成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生动场景。

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推进,云南文旅产业实现了量质齐升,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发明显。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数、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实现旅游花费等指标连续增长,省外游客、“回头客”、中青年游客等的占比不断提高。全省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业、住宿业、航空运输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汽车租赁业、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也越发繁荣。

山水烟火 书写文旅答卷

今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再次给网友回信,热情邀请大家到云南旅居,感受一种“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体验。这一邀约的背后,是云南以顶层设计推动旅居经济向“主客共享”的全面升级。

云南文旅变革:从传统旅游到“旅居云南”的华丽转身,云南文旅:量质齐升,以山水烟火绘就旅居画卷

在昆明斗南花市,人们可以共赴一场鲜花的“浪漫之约”。这是记者高吴双记录下的温馨画面。

根据《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我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旅居云南“样板房”。这一目标正通过政策赋能、空间活化、业态融合等多种路径加速落地,将“旅居”从短期停留的消费行为升华为城乡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让每一位旅居者都能成为“诗意栖居”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在红河元阳哈尼梯田,世代耕作的“阿者科村”成为了这场变革的典型代表。2024年11月15日,阿者科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这个有着160余年历史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随着“阿者科计划”的深入实施,将60余栋“蘑菇房”民居改造成文旅空间,打造了梯田摄影、农耕研学等沉浸式体验项目。乡村旅游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村民年均收入从不到3000元跃升至平均每户累计分红3.5万元。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在欣赏梯田壮观美景的同时,还能深切感受传统的哈尼族文化。

旅居云南,实现了城乡价值的双向激活。红河弥勒东风韵艺术小镇,以其独特的红砖建筑群和大地艺术闻名遐迩。它通过“艺术+生态”模式激活区域经济,带动了周边村庄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曲靖市马龙区土瓜冲村将老房改造成“黄金屋”,引入商家发展民宿酒店、乡愁饭店、乡村酒吧、新媒体传播等服务业态。老房迎来了“新村民”,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吸引了国内外旅居客开启田园新生活。

旅居云南,还体现在“无界融合”的全球叙事中。瑞典人陈派在大理扎根7年,从最初“听不懂中文”到如今能用流利的普通话直播种菜。他带着父亲在洱海边挤牛奶、逛集市,让北欧家庭在苍山下找到了“第二故乡”。中美混血女孩莉亚在普者黑褪去游客身份,与村民一起采菌子、修窗棂。当独木舟划过荷塘的瞬间,唤醒了她血脉中的文化乡愁——“这里不以物质衡量丰裕,而是人与土地的深度联结”。

与其坐等机遇降临,不如主动追逐梦想。随着“旅居+”模式的不断深化,云南正以“山水”与“烟火”的重构,书写着文旅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答卷。相信云南的云,终将化作连接世界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实现“择一城山水,安一生诗意”的理想生活。

本文全面介绍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一理念,涵盖云南文旅产业的发展成果、升级举措、旅居经济的推进情况及典型案例。通过对各方面的阐述,展现了云南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及在城乡融合、全球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凸显了云南以独特的山水和烟火文化书写文旅中国式现代化答卷的美好愿景。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407.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