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展开,阐述了其对企业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相关举措及成效,还提及地方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的实招,最后专家给出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建议。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加强涉企收费监管已然成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着重研究了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相关举措。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强调:“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开展涉企收费治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能够打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以及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进而稳定各类经营主体的预期,提升他们的发展信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所有收费项目都纳入清单,并向社会进行公开。同时,清晰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收费额度,严格规定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此外,还会依法依规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进行全面清理。
薛军指出:“清单化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让企业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费用是应该交的,哪些费用是不应该交的,避免了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情况。”会议还强调,对于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越权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要一律予以取消;对于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这一系列举措从监管、追责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能够从源头上杜绝涉企乱收费问题,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数据,去年一共查处了各类主体涉企违规收费案件3042件,并且责令收费主体退还企业13.6亿元。
目前,一些地方在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方面已经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招。比如,采取涉企收费哨点监测模式,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行为的透明度;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水电气暖等关键单位和领域,深入了解涉企收费政策的执行情况;监管部门向企业发放涉企收费情况调查问卷,征集违规收费问题线索,进一步拓宽涉企违规收费的投诉渠道。
专家表示,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惩戒力度,综合运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收费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乱收费问题的源头治理,有效解决增加企业付费义务、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此外,还要完善常态化问题线索收集机制,建立涉企收费监测点,充分发挥“前哨站”的作用。
本文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展开,介绍了其重要意义、具体举措及成效,展示了地方整治涉企违规收费的积极行动,专家也给出了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的多方面建议,旨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