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参禅展开,强调参禅需要有生死心切和长远心,通过讲述光绪帝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类比参禅应时刻保持长远切心,还引用高峰妙祖的话鼓励人们以坚定之心参禅了生脱死。
参禅,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对生死的深切感悟以及长远的决心。若对生死之事不够关切,那么内心的疑情便难以生发,修行的功夫也就难以开展;若缺乏长远的坚持,修行便会时断时续,难以形成持续的精进态势。只要拥有一颗长远且深切的心,真正的疑情就会自然生发。当真疑产生时,尘世的劳苦与烦恼无需刻意去平息,便会自行消散。时机一到,修行自然会水到渠成。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亲眼所见的故事。前清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我当时跟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等人一同逃亡。途中,我们徒步向陕西方向奔去,每日要跑几十里路,而且连续几天都没有饭吃。路上有一位老百姓,进献了一些番薯藤给光绪帝。光绪帝吃了之后,还询问那人这是什么东西,竟如此好吃。大家可以想象,皇帝平日里是何等的尊贵,有着极大的架子和威风,何曾跑过这么多路,何曾饿过肚子,又何曾吃过番薯藤。但在那个时候,他放下了架子,收起了威风,路能跑了,肚子也能饿了,连菜根都能吃得下了。
为什么他能在那时如此放得下呢?原因很简单,联军想要他的命,他一心只想着逃命。然而,后来议和成功,御驾回京,他的架子又摆了起来,威风也重新彰显,路又跑不得了,肚子也饿不得了,稍微不合心意的东西,都难以下咽。为什么此时他又放不下了呢?因为联军已经不再威胁他的生命,他没有了逃命的紧迫感。倘若他能时常保持逃命时的那种心境来修行佛法,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就呢?可惜的是,他缺乏长远的决心,一旦遇到顺境,便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诸位同修啊,无常就如同一个时刻想要取我们性命的杀鬼,它永远不会与我们“议和”。我们应当迅速生起一颗长远且深切的心,以此了却生死大事。高峰妙祖曾说:“参禅若要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成功,就如同坠入千丈井底一般,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心中千思万想,唯有一个想要脱离困境的心,绝无其他杂念。若真能如此用功,或许三天,或许五天,或许七天,若不能彻悟,我高峰今日便犯了大妄语,甘愿永堕拔舌地狱!”他老人家也是怀着大悲之心,担心我们无法生起长远切心,所以才发下如此重誓来为我们鼓劲。
本文通过阐述参禅需要生死心切和长远心的观点,以光绪帝不同境遇下的表现为例进行类比,强调了在参禅修行中保持长远切心的重要性。同时引用高峰妙祖的话激励人们坚定信念,了生脱死,提醒人们莫因顺境而放弃修行的长远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