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屐痕,领略上海才女别样风采 上海才女故事:时代变迁中的“她力量”

静安区图书馆“静安讲坛”上,作家、出版人鱼丽以“海上屐痕,才女往事”为主题,带领读者感悟海派文化底蕴与才女情怀。通过详实资料和历史影像,回溯了杨绛、陈小翠、江南蘋等才女在上海的足迹,展现她们的才情与贡献。

海上屐痕,领略上海才女别样风采 上海才女故事:时代变迁中的“她力量”

当人们提及上海,那外滩的璀璨繁华、石库门弄堂里弥漫的浓郁烟火气,还有那些静静隐匿在街角的老建筑所散发的独特风情,便会一一浮现在脑海之中。而在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里,那些才情出众的女子穿梭其中,她们与上海这座城市相互交融,擦出了耀眼的火花,演绎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温度。

近日,在静安区图书馆“静安讲坛”的现场,作家、出版人鱼丽以“海上屐痕,才女往事”为主题,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她引领着读者去深入感悟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才女们的独特情怀。沿着才女们在上海留下的足迹,走进她们曾经生活过的建筑,细细品读她们留下的文字和画作,真切地感受“她力量”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以及她们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鱼丽借助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影像,精心回溯了杨绛、陈小翠、江南蘋等才女在上海的屐痕。故事从作家、翻译家杨绛1949年寓居的蒲石路蒲园(今长乐路570弄)开始,这段特别的经历也被杨绛写入了她的回忆录。在那里,似乎还留存着她当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能看到她在那静谧的环境中思考、创作的身影。

鱼丽还援引了杨绛《怀念陈衡哲》中储安平家宴上“偷偷用胳膊肘儿撞黄夫人”等生动细节,将杨绛与陈衡哲、黄郛夫人、沈性仁等民国才女之间深厚的情谊鲜活地再现出来。黄郛夫人赠予杨绛的“带露白蔷薇”,不仅仅是春日里一份美好的信物,更隐喻着女性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相互理解的珍贵情谊,宛如一朵盛开在时光中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海上屐痕,领略上海才女别样风采 上海才女故事:时代变迁中的“她力量”

作为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核心成员,陈小翠的身影曾经活跃在静安寺路安乐坊(南京西路安乐坊)、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32弄)金谷邨等地。鱼丽展示了《中国女子书画会特刊》中的作品与合影,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陈小翠精湛的艺术作品,还能感受到她与冯其庸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她在艺术界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鱼丽感慨地说:“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才女,她们不仅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更在新旧文化激烈碰撞、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眼界和宽泛的人际交往,从而取得了更为突出的诗画成就。”

各具才情的“她一族”,在文化艺术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探索前行。上海博物馆的档案为我们还原了江南蘋这位多才多艺的“槐堂女弟子”在张园震兴里(茂名北路188弄)与古拔公寓(富民路197弄)的艺术生涯。1954年,她进入上海博物馆工作,在文物修复复制工场专心从事古画临摹复制工作。她先后成功复制了宋徽宗赵佶《柳鸦芦雁图》、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宋李迪《雪树寒禽图》、明文徵明《春深高树图》等多幅馆藏珍品,这些复制品代替真迹进行展陈,为文物保护事业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解码一座城的才女图谱,我们会发现她们的故事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常读常新。她们是上海这座城市永不褪色的人文风景,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讲座现场的观众们跟随鱼丽的讲述,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City Walk”,在才女们的故事中感受着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

本文通过静安区图书馆“静安讲坛”上鱼丽的讲述,介绍了杨绛、陈小翠、江南蘋等才女在上海的经历和贡献,展现了海派文化底蕴和“她力量”,她们的故事丰富了上海的人文内涵,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885.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