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展开,重点阐述了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对于持续推动全球化增长的观点,他从全球化定义出发,提出了推动全球化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2025年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特别举办了“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此次论坛聚焦于如何持续推动全球化的增长这一关键议题,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见解。
龙永图指出,当我们探讨普遍包容的全球化时,从全球化的定义层面来看,存在着以下三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堪称推动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动力。龙永图强调:“只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停止,全球化就不可能停止。”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如今对全球化满怀希望,正是期望新的科学技术,像人工智能这类前沿科技,能够更好地造福每一个国家和人民。要达成普惠包容的全球化目标,第一步便是积极发挥新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其深入渗透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此一来,经济全球化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得到持续改善。
3月26日当天,龙永图在“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上进行了发言。
其次,龙永图表示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活动,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纽带,将全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他提到,在过去,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然而,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有望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成为新一代的跨国公司,进而成为推动新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龙永图还特别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他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希望全球企业相互进行投资贸易,形成全球化的格局。除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新兴国家企业能够成为全球跨国企业,成为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和实现载体。”
最后,龙永图谈到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是经济全球化实现的形式。他指出,目前全球化实现形式呈现出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经历了三年全球新冠疫情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保护主义之后,全球产业链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因此,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龙永图呼吁:“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同舟共济,使得全球产业链重组、重构,形成一种发挥各个国家的相对优势,互利共赢的局面,从而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龙永图在博鳌亚洲论坛“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论坛上的发言,他从科学技术发展、跨国公司作用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阐述了推动全球化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强调了各国共同合作实现普惠包容全球化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