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G前沿,2025中关村论坛释放创新新活力,2025中关村论坛6G论坛:多项成果引领6G产业新发展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展开,介绍了论坛的主题、各方对6G的看法、发布的创新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关于通信系统智能化的报告等内容,展现了6G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在3月29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作为人工智能主题日系列论坛之一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如期拉开帷幕。

此次论坛以“探索技术趋势,引领产业创新”为主题,将目光聚焦在了语义通信、6G与AI深度融合、多样化场景网络架构、星地融合等前沿方向。与会者们围绕这些热点内容,对6G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在致辞时着重强调:“6G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程建军也指出,当前6G正处于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产业化的关键时段。

在论坛上,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论坛发布了“携手共进,共赢6G未来”系列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展示了在语义通信、终端测试平台、6G天地一体等方面的最新突破。

其中,有两项成果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全球首个无线环境知识库和信道大模型,它构建了全球首个面向6G智能传输的无线环境知识库(WEKP)和信道大模型ChannelLM,这一成果支撑6G通信系统从被动调整向主动适应环境转变,为6G“数字孪生、智能泛在”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6G天地一体高性能核心芯片,它是全球首次面向6G空天地一体的滤波器。该芯片的推出标志着通信设备向全面国产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加速促进了6G天地一体通信产业链的融合和发展。

聚焦6G前沿,2025中关村论坛释放创新新活力,2025中关村论坛6G论坛:多项成果引领6G产业新发展

图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中关村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论坛中围绕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和简约化做了主题报告。他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通信系统的熵减,也就是让通信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张平指出,传统通信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AI的引入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他通过语义通信、同义映射等创新方法,提出了智简(Intellicise:Intelligent Concise)通信系统架构。这一架构能够降低系统复杂度、功耗和成本,同时提升频谱效率和覆盖能力。

张平还特别强调了AI与通信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他展望了未来6G技术在语义信息论等领域可能取得的突破,并呼吁在标准化、系统优化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以实现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展开,介绍了论坛聚焦的前沿方向、各方对6G发展阶段的判断、发布的重要创新成果,以及张平院士关于通信系统智能化的观点和建议,展现了6G技术在当下的发展态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强调了AI在解决传统通信挑战和推动6G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390.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