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视剧《北上》热播,带火了核心取景地江苏昆山市巴城镇。本文详细介绍了巴城老街的历史与特色,以及《北上》播出后巴城在客流量、文旅活动、旅游线路等方面的变化,还介绍了巴城的一些旅游景点和特色住宿,展现了巴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景象。
“电视剧《北上》让更多人知道了我们巴城老街、昆曲小镇和飞鸟茶馆,这份荣幸与感恩,实在难以言表。”今日,昆山市巴城镇飞鸟茶馆主理人黄毅群在接受采访时,满含深情地说道。
近段时间,电视剧《北上》在央视和爱奇艺等平台持续热播,如同一场强劲的东风,“带火”了其核心取景地——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一时间,来自上海等地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向阳澄湖畔的这座魅力小镇。上周末短短两天时间,巴城老街就热情接待了约45000名游客,影视经济与文旅融合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双向奔赴。那么,为何偏偏是巴城老街能获得如此青睐呢?
瞧,这便是《北上》取景地“运河人家”。
巴城老街静静地坐落于巴城镇的中心地段,它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老街主要由大街、小街、东大街、巷路、盛家浜、石桥港等部分组成。其中,最精华的大街东西长约280米,宽约1.8米。街道两旁,清末民初的古建筑傍水而立,错落有致。这些古建筑仿佛是岁月的精灵,与潺潺流水相互映衬,天然绘就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锦绣江南水乡画卷。在《北上》剧中,那充满烟火气的“花街小院”、热闹的运河码头、幽深的老街巷弄等场景,都取景于巴城老街。
相关数据清晰地显示,自《北上》3月3日开播以来,截至3月30日,巴城的客流量高达31.4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惊人,达到了361%。借着《北上》的东风,巴城积极对剧中取景地进行修缮改造,一系列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运河人家”茶馆正式开业,茶香四溢,吸引着游客前来品味;“时光鲤”文创小店定期更新“巴城好物”,那些充满特色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周末市集热闹非凡,各种美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巴城镇被誉为“昆曲小镇”。在巴城老街上,昆曲表演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文化活动。悠扬的昆曲声在老街的上空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游客们还可以乘坐花船,如同剧中主人公一样,沿着运河缓缓前行,近距离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看呐,这就是被誉为昆曲小镇的昆山巴城镇。
为了进一步提升巴城文旅的“含金量”,巴城镇精心推出了昆曲探源游、生态休闲游、美食之旅等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在4月,更是通过举办林石嘴垂钓节、巴解园骑行活动、华东开心农场花灯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联动巴解园、双湖欢乐园等景点,将巴城老街的热度成功传导至整个阳澄湖景区,并扩散至南部正仪历史文化片区及北部石牌乡村游片区。此外,还推出了“春水江南·寻迹《北上》”“盛夏光影·研学漫游”“金秋蟹宴·美味巴城”“年俗雅韵·拾忆暖冬”四条四季主题线路,让游客从单纯的一地“观光游”升级为全域的“体验游”。
巴解园作为江苏省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园内“中华蟹道”主游览轴线贯穿其中,“蟹园春秋”“落月满塘”等主题区星罗棋布,集旅游、休闲、养生、购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体验。而昆山双湖欢乐园里,两万平方、百万株、十几个品种的郁金香花海,无疑是巴城“春日赏花”旅游品牌的重头戏。五彩斑斓的郁金香竞相绽放,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美不胜收。
你看,谷仓变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loft民宿,筒仓改建而来的观景台,二者相得益彰。
当然,对于全域旅游来说,住宿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正仪粮库改造而来的阳澄湖有熊酒店,堪称城市更新与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正仪粮库始建于1949年,改造以“渔、樵、耕、读”为主题,围绕保护历史文化、融入农耕自然等目标,精心构建了一个充满乡愁的体验空间。“桐华书屋”弥漫着淡淡的书香,高大筒仓改建而来的观景台可以让游客俯瞰美丽的风景,谷仓变身的loft民宿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耕读图景之中,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诗意栖居的美好时光。
电视剧《北上》的热播让江苏昆山市巴城镇声名远扬,巴城老街凭借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水乡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巴城借助这一契机,对取景地进行修缮改造,推出多样化的文旅活动和旅游线路,联动多个景点,提升了文旅“含金量”,实现了影视经济与文旅融合的双向奔赴。同时,巴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住宿也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开启了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