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瑞邦草编合作社负责人薛海富,将原本被废弃焚烧的玉米叶、稻草等农业废弃物,通过草编技艺变成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开启创业之路,带动乡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在创业的广阔道路上,从来不缺乏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宾县瑞邦草编合作社的负责人薛海富,就以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勇气,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创业之路。他把曾经被人们废弃、甚至焚烧处理的玉米叶、稻草等农业废弃物,巧妙地编织成了既精美又实用的手工艺品以及生活用品。
画面中,薛海富正在认真地介绍着他的草编制品。在他的草编合作社里,那些看似再寻常不过的玉米叶和稻草,在草编艺人们灵巧双手的捏揉、翻折、盘绕、缠结之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它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式各样的草编制品,像储物罐、提篮、挎包等等。这些草编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造型别具一格,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一经推向市场,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曾经,看到玉米秸秆和稻草在田间大量堆积,薛海富的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到了祖上传下来的草编技艺,决心让这些原本被视为“生态负担”的东西,变成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2018年,他带着妻子远赴山东,潜心学习草编手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地摸索、实践,逐渐掌握了一套独特的编织方法。而且,他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果,还在细腻的编织技法、实用的造型设计以及大胆的色彩搭配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努力丰富产品的样式,积极尝试新的可能。
去年10月,薛海富又前往吉林草编基地考察学习。他希望能找到适合在黑龙江发展的草编项目。学成归来后,在宾州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成立了专业的合作社。合作社组织了免费的培训活动,很快就培养出了一支几十人的草编钩织团队。宾州镇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培训提供了场地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视频号进行招工宣传和产品推介,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快速了解草编行业,吸引他们加入到草编行业中来,从而实现增收的目标。
薛海富的草编事业可谓是千“编”万化,真正做到了点“草”成金。他的草编制品通过外贸出口和本地销售等多种渠道,订单源源不断。如今,草编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乡村特色产业,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法宝”。
宾县瑞邦草编合作社负责人薛海富利用草编技艺将农业废弃物转变为特色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的创业故事。他通过学习摸索掌握独特编织方法,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合作社培养团队。其草编制品畅销,形成乡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