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的“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包括波斯文化艺术的特点、展览的主办单位与展期,还着重介绍了展览中的重磅展品以及米纳伊彩波斯爱情故事陶碗、伊斯法罕产羊毛毯等特色展品的情况。
波斯文化艺术向来以兼容并蓄、工艺精湛以及独特的美学风格闻名于世。它融合了古埃及、两河流域、希腊、印度以及中国等多元文化元素,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无疑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一份重要财富。
在3月30日,由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文化遗产、旅游与手工业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广东省文物局主办的“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在广东省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的展期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6月17日,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展品。
展览中的展品堪称件件精品,从阿契美尼德王朝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黄金狮首授权环,到萨珊王朝奢华至极、工艺精湛的青金石人首狮首纹黄金项圈,每一件展品都是波斯历史文化的珍贵见证。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在中国观众面前徐徐揭开了神秘波斯的面纱。而且,这些重磅展品无论是展品本身还是同类器型,都是首次在国内进行巡展,这让观众们有机会近距离领略波斯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众多展品中,有一件米纳伊彩波斯爱情故事陶碗格外引人注目。这件陶碗材质为陶,制作于公元12 – 13世纪,现藏于礼萨·阿巴斯博物馆。碗中央是伊朗常见的艺术插图——一对恋人,令人惊奇的是,人物展现出东亚人面孔特征,这充分显示了东方对伊朗艺术的影响。这些人物周围环绕着平行和扭曲的阿拉伯式花纹,碗口一圈钴蓝色装饰带内还写有装饰性的金色库法体铭文,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还有一件伊斯法罕产羊毛毯也不容错过。它的材质为丝织品,是恺伽王朝(19世纪后期)的产物,现收藏于地毯博物馆。这块地毯设计独特,由十二星座符号和名称组成,这些符号和名称分别用波斯语、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书写,并由一位匿名但极具创造力的设计师以圆形奖章风格呈现。
根据一种古老的伊朗信仰,每年的每个月都以一个星座命名,每个月都具有相关动物或物体的特征。除了天文上的十二星座符号,设计师还特别强调了水星、金星、火星和木星,将这些星球的形象在地毯的四个角落描绘出来。地毯红色紫罗兰色的边缘上刻有铭文的开花枝条,以及令人惊叹的“赫什蒂德·哈努姆”(即太阳的想象描绘,女性的面孔),这些独特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这块地毯的独特魅力。
本文围绕“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展开,介绍了波斯文化艺术的特色、展览的基本信息,详细描述了部分展品,让读者对波斯文化艺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感受到了波斯文化的多元魅力和深厚底蕴。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833.html